小城辦大賽,“柴古唐斯”為啥火-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4

11/12

13:03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8版 體育

小城辦大賽,“柴古唐斯”為啥火

2024-11-12 13:03:3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8版 體育

▲市民與參賽選手熱情互動。

受訪者供圖

  “柴古唐斯”越野賽,乍聽是舶來的洋名,實則是地道的浙江方言,在台州話裏讀作“柴給你吃”(揍你一頓),寓意賽事強度大、難度高,跑完猶如被狠揍一頓。這一極具挑戰性的戶外越野活動,被圈內戲稱為“拆骨躺屍”,跑得“形銷骨立”,又酣暢淋漓。

  正是橙黃橘綠時,近日,第九屆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在台州臨海熱血開跑,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0名跑友齊聚這座縣級城市,跑過江南長城,跑過靈江秋色,跑過紫陽古街,跑過鄉村綠道,不少跑友稱,參加的是一場“最好看、最好玩、最好吃”的越野賽。

  這場賽事為何深受圈內跑友及精英選手青睞?小城是如何辦起頂級流量賽事的?城市與賽事之間又是如何雙向奔赴和互相成就的?

致敬跑友:“熱愛你的熱愛”

  颱風過後,天高雲淡。11月2日5時30分,2024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鳴槍開賽,首發的105公里組別的參賽選手,從江南長城的興善門出發,迎着晨曦衝出起跑點。

  激情、歡笑、熱淚、感動……剛與秋颱風“康妮”擦肩而過,小城的人們度過了一個充滿懸念而又激情四溢的周末。

  考慮到賽事安全,又要兼顧參賽選手備戰不易,直至頭一晚的深夜時分,組委才最終研判並確定了開跑時間,比賽如期舉行。

  50公里女子組亞軍張廷在賽後&&,“第一次來就愛上了柴古唐斯,愛上了臨海,以後每一年都想來。”

  今年已是臨海柴古唐斯越野賽舉辦的第9年。賽事分為105公里、50公里和25公里3個組別,今年首次採取抽籤方式,預報名人數超1.44萬人,最終抽取4500個名額,被網友稱為“中簽率最低的越野賽之一”,一批圈內“大咖”齊刷刷到場。

  從2015年只有300多人報名的小眾賽事,到現在已成為參賽靠“搶”的知名賽事,“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已成為目前國內專業山地越野賽裏參賽人數最多、專業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賽事之一。

  根據各賽事官方網站信息匯總,僅今年9月至12月,全國就約有100場越野賽,“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有何不同?

  一般來説,越野跑友大致可分為兩類,競技型和體驗型,前者更看重賽事級別、積分認證,後者則更關注沿途風景、賽道跑感。這意味着在設計賽道時,既要考慮功能性,通過不同地形條件考驗跑者的體能與技術,帶來專業級別的賽事體驗,也要體現觀賞性,最好能一路看盡自然風光、地標建築、人文風物。

  從第一屆開始,賽事主辦方特意將起點設在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區,串聯起江南長城、紫陽街等人文線段,目的地為括蒼國家森林公園,賽道近90%是原生態線段,包括沙土路、森林防火道、碎石路、草甸、溪流、古道等技術地型,最長組別需累計爬升6600米,途經大小10余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

  賽事還已獲得國際越野跑協會(ITRA)認證,被列為西部一百、UTMB積分賽之一,對專業選手來説,能拿到相應積分,離終極夢想UTMB又近了一步。另外,25公里組別還是全球越野跑系列賽事Salomon黃金聯賽2025年度在中國舉辦的首場賽事,該賽事以精選全球特色中短距離賽道、匯聚世界頂尖越野跑運動員為特點,極具競技性和觀賞性。

小城溫度:小吃擺上街,村裏不見狗

  人跑得越快,村裏的狗追得越歡——這是不少鄉村越野賽遇到的窘境。

  但在臨海,村裏的狗會被主人提前“軟禁”起來,以免嚇到跑友。沿途的村民會自發敲打着鍋碗瓢盆,加油吶喊,還把扁食、麥餅、梅花糕等擺在路邊,給長途奔襲的運動員“補能”。

  隨着國內越野跑賽事異軍突起,這場誕生於小縣城的賽事能在大浪淘沙中沉澱下來,離不開當地山地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等方面的“先天條件”,也少不了在運營管理、後勤服務上付出的“後天努力”。

  賽前一個月,賽事志願者就開始背着近5000斤的純凈水、能量棒等賽事物資,徒步近7.5公里,攀爬800多米,在車輛無法通行且無水、無電、無通訊信號的“道場基”點位搭建起可供4500人使用的賽事服務點。這一背,民間還誕生了一個“背水節”。

  “跑友出了報名費,我們提供極致服務,天經地義。”在“柴古唐斯”品牌創始人兼總經理薛迎春眼裏,服務細節的把控決定了賽事的品質,大到賽事流程、小到廁所安置,都要反復細化復盤。

  據介紹,今年賽事志願服務團隊人數也再創新高,超2300人,配備了600人的專業救援隊,設置15個醫療急救站和30個醫療點,335名醫護人員全程保障,並引進2&液氮超低溫冷療艙。

  “我們還是國內首個提供熱食的越野賽主辦方。”賽事創始人之一、臨海市登山協會會長陳東輝説,因為本身就是越野跑“發燒友”,所以更懂選手需要什麼。

  主辦方不僅在補給站準備了冒着熱氣的現做美食、獨具風味的本地小吃,還拉來了新榮記,把平時排隊才能吃上的菜品“貼臉投喂”,為跑者補充體力的同時也提供了情緒價值。

  而對臨海人來説,一到“柴古季”堪比過節:沿街商戶紛紛拋下生意去圍觀比賽,村裏老人拿出自家的土特産熱情招呼選手,有才藝的市民在途中為大家表演助興……

“體育競技”鏈結“人文經濟”

  一場“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讓臨海“火”了一把。據統計,每屆賽事臨海平均接待參展商、參賽選手及家屬超6000人,按照參賽選手人均消費一天1000元來算,辦賽3天就直接為臨海帶來約2000萬元的即時消費,再加上部分選手會私下開展日常訓練和模擬比賽,單單因賽事拉動的消費就預計可達2500萬元。

  一筆“經濟賬”,讓臨海看到了“體育經濟”蘊藏的巨大潛力,趁熱提出“賽事營城”目標,打出“中國戶外運動之城”和“長三角戶外運動勝地”兩張新名片,同時也意識到,在文體旅融合上,政府可以有更大作為。

  從越野賽開始,臨海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商業賽事新機制,賽事方面向市場負責運營、招商、推廣等,政府則以“協調者”的身份調動交通、醫療、宣傳等公共資源,社會組織和行業協會負責填補後勤保障“缺口”,提供賽道勘探、保障救援等志願服務,三方互相配合,順暢銜接。

  10年來,當地除了建設200多公里的登山徒步越野線路,還在全域打造了江南大峽谷休閒運動基地、白水洋安基山滑翔傘基地等6個戶外大型休閒運動基地,陸續推出安基山滑翔傘、尤溪極限鐵人三項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品牌,年均舉辦體育賽事110場以上。

  從賽事出發,臨海整合全域自然資源稟賦,疊加國家5A級景區的文旅出圈效應,串聯戶外休閒用品産業,體育産業鏈日益壯大。目前,該市體育産業總産值已達139.01億元,成為富民強市的重要産業。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俊祿)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賽事,越野賽,臨海,選手,參賽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