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長壽:“一園一策一圖”助推綠色發展
在重慶市長壽區的重慶新恒陽儲運有限公司碼頭,運輸液體化學品的貨船抵達泊位後,通過管道將液體化學品輸送至1.3公里外的罐區儲存。記者看到,儲罐周圍建有應急圍堰、污水處理站等設施。“除環保應急設施,我們還配備了應急救援隊和各種消防器材,確保突發事件能第一時間反應。”公司副總經理周軍華説。
長壽區位於重慶市中心城區東部,長江穿城而過,轄區內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周軍華介紹,長壽經開區化工企業多、化工原料需求大,如果每個企業都自建原料罐區,成本高、環保監管難度大,“通過管道運輸、集中儲運,有助於降低客戶成本和環境風險。我們企業自2022年底正式運行以來,受到客戶歡迎。”
今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在全國部分化工園區開展“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工作,構建全過程、多層級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防範體系。長壽經開區新材料産業園作為試點園區之一,加快提升污水防治和應急管理能力,應用數字地圖等大數據技術,推動化工産業迭代升級,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晏家河流經長壽經開區,最終匯入長江。在晏家河響水洞段有一道閘門,一旦發生污水外溢入河情況,這道閘門將快速關閉,水泵會把污水抽至旁邊的應急池。
長壽經開區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波説,目前長壽經開區已構建“裝置級、工廠級、片區級、經開區級、河流級”五級污水攔截系統,通過層層攔截,如果發生環境突發事件,可有效防止污水進入長江。
在長壽經開區環境應急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數字孿生地圖大屏上可隨時點開重點片區的智能監控視頻,調取各類監測數據。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智慧園區建設,長壽經開區實現了數據全集成、監控全覆蓋、值守全天候、應急聯動一鍵響應的管理體系。今年以來,園區接收預警65次,均在30分鐘內完成處置。
做好應急管理,推動産業綠色轉型。過去長壽經開區主要生産初級化工原料、基礎鋼材等,近幾年長壽區提出建設“新材料高地”的目標,加快科技創新、延伸産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排放。
上游企業的廢棄物氯化氫氣體輸送到下游企業,製成氯氣後又回輸給上游企業作為原料;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寶武集團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廠區內建設礦渣微粉先進生産線,每年將約120萬噸高爐礦渣就地加工成建材……長壽經開區已建成天然氣化工、鋼鐵冶金循環等6條循環經濟産業鏈,促進企業間、産業間的物料循環利用。
守牢環境安全底線,才能保障高質量發展。2023年長壽經開區規上工業總産值達1562億元,同比增長10%。長壽經開區相關負責人&&,將以“一園一策一圖”全國試點為抓手,完善環境風險防控基礎設施和管理體系建設,奮力打造綠色、低碳的“新材料高地”。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