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推新工具,買斷式逆回購有何用途-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4

10/29

14:3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3版 經濟

央行再推新工具,買斷式逆回購有何用途

2024-10-29 14:39:2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3版 經濟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吳雨 任軍)中國人民銀行28日宣布推出新工具——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這個貨幣政策工具有何用途?此時推出這一工具釋放出什麼信號?

  當日一早,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豐富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即日起啟用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工具。操作對象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原則上每月開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過1年。

  想弄懂此次推出的買斷式逆回購,要先搞清楚央行的逆回購是個什麼操作。

  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不是直接向金融機構“給錢”,而往往通過“借錢”來實現。中國人民銀行會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一個期限,讓一級交易商再把有價證券買回去。

  簡單來説,逆回購就是央行主動借出資金,通過從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來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

  相較於逆回購操作,買斷式逆回購有何創新和特點?

  首先,買斷式逆回購“買斷”了有價證券再行回購或另行賣出的權利。

  根據公告,回購標的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等。

  目前,我國貨幣市場的主流模式是質押式回購,交易中債券押品被凍結在資金融入方賬戶,無法繼續在二級市場流通。一旦出現違約等情形,這種凍結不利於保障資金融出方權益。

  “近年來,越來越多海外投資者進入我國債券市場,他們更習慣國際上普遍採用的買斷式回購。”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央行推出買斷式逆回購,可以緩解質押品凍結對金融機構整體流動性監管指標壓力,持續提升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安全性和國際化水平。

  其次,買斷式逆回購可減少利率招標中的“搭便車”行為。

  此前,在利率招標過程中,一些機構不積極參與投標,而是等待其他機構報出利率後,選擇接受較低的利率,從而節省自身成本。這種好似“搭便車”的行為,容易導致市場上的投標競爭不足,無法真實反映資金的需求程度。

  此次公告明確,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這意味着,機構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利率投標,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中標,機構的中標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標利率。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這樣能減少機構在利率招標時的“搭便車”行為,更真實反映機構對資金的需求程度。而且,由於沒有增加新的貨幣政策工具中標利率,突顯了該工具僅作為流動性投放工具的定位,並不承擔央行政策利率的職能。

  此外,買斷式逆回購能增強1年以內的流動性跨期調節能力。

  當前,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箱中,有不少流動性投放工具,主要包括7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以及投放長期流動性的國債買入和降準。

  “此前貨幣政策工具箱中1個月到1年期的中短期流動性投放工具較為欠缺,此舉將大大增強1年以內的流動性跨期調節能力。”溫彬説,買斷式逆回購期限不超過1年,預計將覆蓋3個月、6個月等期限,有助於提升流動性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今年以來,針對流動性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推出多個新工具:創設臨時隔夜正、逆回購操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此時為何又推出一個流動性管理的新工具?

  “中國人民銀行選擇此時推出新工具,預計可更好對衝年底前MLF的集中到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啟用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可以有效平滑大額MLF到期引發的資金面波動,有助於保持年末流動性合理充裕。

  據統計,11月、12月各有1.45萬億元MLF到期,共佔目前MLF餘額的四成以上。疊加政府債券加快發行、年末現金投放加大等因素,屆時銀行體系流動性可能面臨較大補缺壓力。

  降準也是一種增加流動性的方式。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年底前視市場流動性情況,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至0.5個百分點。這意味着商業銀行被央行依法鎖定的錢減少,可獲得更多長期流動性。

  專家&&,新工具將進一步提升我國貨幣政策調控的精準性,更有能力維護年末流動性合理充裕,可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責任編輯:馮明
關鍵詞:流動性,回購,市場,工具,買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