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網評:推行垃圾分類須明確“三要三不要”
2019-07-05 15:41:5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毛同輝

  近日,垃圾分類成為社會熱門話題。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嚴格垃圾分類標準。繼其之後,北京的垃圾分類立法工作也提上日程。

  其實,垃圾分類的倡議由來已久,只是要真正從理念到行動、從倡導到規范,是一步有難度、有長度的跨越。其間“溝壑”,包括觀念的轉變、習慣的改變、知識的推廣、矛盾的化解、強制性與人性化的碰撞等,都需要在實踐中因時而動、因地制宜,不斷總結、逐步完善,直至久久為功,積習成風。萬事開頭難。當此垃圾分類在國內甫一推行之時,筆者認為,各方須明確“三要三不要”。

  一是不要光喊口號,而要知行合一。垃圾分類是一件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改變“理念上認同,行動上滯後”的惰性,克服從隨意傾倒到分類擇揀、定時投放的不便,把理念落實到行動上,知行合一,從我做起。

  二是不要遇挫即餒,而要久久為功。垃圾分類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許多環節,同時,推行中也肯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如居民的抵觸和抱怨、政策不配套、垃圾後端處理不完善等。對此,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都要保持耐心與韌性,採取科學的辦法和切實的措施,抓住關鍵問題,積極行動起來,打好垃圾分類這場持久戰。

  三是不要只強調規矩的剛性,也要體現制度的溫度。垃圾分類既要有“硬約束”,也要有軟引導,應用好繡花功,採取更多人性化舉措。如上海一些小區,就對獨居或下樓扔垃圾困難的老年群體,採取了物業“托底”的方式;再如有些小區“996”工作制的白領居民佔比較高,往往趕不上垃圾投放時間,就設立了延時投放點。

  垃圾分類,勢在必行。要使其成為共同行動、共同受益的文明新風尚,還需人人內化于心,外見于行,凝聚合力,久久為功,攜手一起為建設美麗家園努力。

+1
【糾錯】 責任編輯: 董璐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探訪“中國鋼琴之鄉”
探訪“中國鋼琴之鄉”
山西交城:母女傳承古老堆綾技藝
山西交城:母女傳承古老堆綾技藝
北京世園會迎來“湖北日”
北京世園會迎來“湖北日”
廣西柳州:“小戲迷”進村記
廣西柳州:“小戲迷”進村記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7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