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水電費資訊暫不採集,體現徵信建設謹慎
2019-04-23 09:03:04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此次央行的謹慎表態,能在相關行業和社會上起到某種信號作用:徵信雖好,但不能濫用。

  昨日,針對有傳聞稱新版徵信報告將于5月上線,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相關負責人公開回應稱,二代徵信係統建設工作仍在進行當中,並無明確的上線時間表。並明確表示,徵信係統目前尚未採集個人水費、電費繳費資訊。

  央行的表態讓關心徵信問題的人們松了口氣,尤其是關于個人水電費資訊尚未納入採集的消息,更是讚成者多而反對者少,這既體現出民意對央行在搭建徵信體係中所持謹慎立場的認同,也反映出人們對個人徵信有可能被濫用的擔憂。

  在此之前,社會上已發生多起涉嫌濫用徵信的案例,並引發大量爭議。比如某地市民因在公園亂扔垃圾被當地政府部門納入“失禮人員”,影響個人徵信;又比如某地試圖通過徵信來規范頻繁跳槽問題。水電繳費納入徵信在本質上與上述問題大同小異,人們擔心,這些小事失信被記錄後,會影響到個人生活中的大事。

  客觀説,徵信係統採集個人水電費繳費資訊在技術上當無難題。而央行之所以“尚未採集”,實際上也是注意到這些徵信資訊的應用難題。首先,考慮到空置房、物業糾紛等復雜現實背景,水電費資訊能在多大程度上用來辨別個人信用好壞,其本身也有爭議;再者,如何保證這些徵信資訊在合適的領域得到正確的應用,也是前提之一。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徵信體係暫緩採用這一部分數據,是穩妥做法。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被越來越多運用到徵信領域,中國的徵信體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設與繁榮起來,但與之相匹配的、防止徵信資訊被濫用的法律法規卻未健全。在此情況下,作為理論上可以覆蓋到社會所有公民的國家徵信體係,如果其徵信資訊應用過于激進甚至被濫用,將會造成對公民隱私和消費者權益的重大傷害。

  事實上,對于徵信數據的過度採集、濫用,央行早有關注。在去年11月,央行即曾專題研討如何遵循合法、合理、正當、必要、公正的原則,保障信息安全、防范資訊濫用。相信此次央行的謹慎表態,也能在相關行業和社會上起到某種信號作用:徵信雖好,但不能濫用。

  當下社會上對徵信資訊的濫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徵信在商業領域的濫用,其本質是逐利的;另一方面則是徵信在公共領域的搭車濫用,這多表現為無知和對徵信作用的迷信。而要更徹底地解決這兩方面問題,除了央行的嚴格管理之外,歸根結底還是依靠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

  尤其是,重視公民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是建立規范有序的社會徵信體係的基礎。比如,美國在經過百余年發展後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徵信體係,而其背後則是一係列保護消費者權益法律,像《消費信用保護法》《統一消費信用法典》和《信用機會平等法》等,這些法律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消費者,同時也防止了相關機構對徵信資訊的濫用。比如,2017年,就有美國三大徵信機構被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課以巨額罰款,原因是它們虛假宣傳了信用評分産品的用途。

  中國的徵信體係建立較晚,而今又面臨著大數據爆發、人工智慧技術突破等新情況,對于央行等相關機構來説,這既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如果能夠在始發處即給出比西方更完備、起點更高的解決方案,這不但對中國的信用社會建設是一大促進,同時也可説是在徵信領域向國際社會貢獻出了自己的“中國方案”。□信海光(媒體人)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玉龍雪山風光無限
玉龍雪山風光無限
世界園林巡禮——比利時拜加登城堡
世界園林巡禮——比利時拜加登城堡
故宮“藏寶圖”| 通往故宮最美的春天
故宮“藏寶圖”| 通往故宮最美的春天
阿富汗國寶在清華大學展出 繼續在華保護性巡展之旅
阿富汗國寶在清華大學展出 繼續在華保護性巡展之旅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40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