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淘米式清淤”去了涼水河臭味
2019-10-11 08:28:41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涼水河北京南站到洋橋河段岸邊新設置了沿河步道,並補種了大量綠植和水生植物,成為附近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記者 鄧偉攝

  灘地挖溪,讓魚蝦能夠駐留;“淘米式清淤”,讓沉水植物冒出新芽……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涼水河在生態景觀提升工程中,通過涵養生態,讓曾經又黑又臭的河水沒了臭味。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涼水河光彩橋段,站在橋上向西望去,清澈河面泛著碧波,灘地上滿眼綠植,紅色步道蜿蜒分布在河道兩側,正在晨跑的人們給這個如畫的景象增加了一絲動感,河邊釣魚的老人又給這個畫面增添了趣味。“六七年前,這條河我們可是不敢靠近,又黑又臭,尤其夏天,關上窗戶都躲不及。”正在遛彎兒的市民李先生發出感嘆。李先生住在距離涼水河最近的小區世華水岸,附近居民受涼水河黑臭水體困擾已有多年。

  為什麼這裏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原來,自2018年4月開始,市水務局啟動涼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治理范圍從雙營橋至馬駒橋,全長22.4公里,二期工程的一大亮點,就是河道兩岸的生態景觀提升。北京市涼水河管理處副主任黎小紅告訴記者,2012年,涼水河玉泉路橋至南五環兩側河坡及路外側空地實施了1360畝造林工程;2015年,在新開渠玉泉路橋、工程兵橋、大成橋等地補植地被和花卉10萬余平方米,“但這些都只是種了樹栽了草,相當于打了個綠底,還遠遠談不上生態景觀,生態效應也不夠明顯。”

  針對綠化效果存在的問題,水務部門配合涼水河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對河道內和兩岸護坡進行了生態景觀提升。在治理過程中,水務部門選取了光彩橋段和紅寺橋段,嘗試挖溪流渠道、扦插柳枝、建植物島、栽種灘地植物等方式,構建自然濕地河流。記者在光彩橋下的灘地上,看到了幾條新挖出的小溪,“主河道的水流比較大,從上游來的魚蝦留不住,很容易就被水衝走了。“黎小紅説,為了在當地營造生態小環境,水務部門嘗試在灘地上挖出小溪,改變水的流速和方向,讓魚蝦等水生動物能在當地停留。

  光彩橋段只是二期工程的其中一個節點,為了提升涼水河二期工程22.4公里兩岸護坡的生態景觀效果,水務部門補種了大量綠植和水生植物,營造出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實現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效果。如今的涼水河兩岸,大花秋葵、紫葉李、木槿等多彩植物裝扮涼水河的岸坡。水務人員還在兩岸護坡安裝了低矮的環保擋墻,這種擋墻的材質是再生建築材料,顆粒粗、透氣性好,對兩岸護坡的水土不會造成影響。擋墻上還見縫插針地種植了綠植,既保持了護坡水土,又為兩岸增添了綠景,在城市河湖兩岸也是首次應用。

  河底淤泥一直是影響河道水質的重要因素之一,涼水河也曾備受淤泥困擾。如今,一種新型底泥洗脫船的應用解決了淤泥堆積河底的問題,這個設備如同一個淘米機,將淤泥原地挖起後,通過曝氣擾動、污水分離等手段對淤泥進行清洗。黎小紅把它比喻成淘米,鍋底經過一番攪動後,含有灰塵污物的“淘米水”被排出,洗幹凈的“米粒”再重新回到鍋底。“以前因為淤泥堆積,很多沉水植物一直埋在泥下。淤泥洗幹凈之後,我們發現,河裏出現了金魚藻、黑藻等沉水植物,這是因為沒有了淤泥,它們的種子呼吸暢通了,所以就紛紛冒出頭來,發芽生長了。”黎小紅説,“淘米式清淤”不僅消除了涼水河的臭味,還恢復了水面的生態。

  涼水河的兩岸景觀帶和便民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未來還將在市民垂釣相對集中的區域設置便民垂釣區,目前已經摸排到7處68個釣位,預計年底前全部設置完成。(記者 葉曉彥)

+1
【糾錯】 責任編輯: 田瑜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致敬“將生命奉獻到最後”的無言良師
致敬“將生命奉獻到最後”的無言良師
足球——世預賽:中國隊勝關島隊
足球——世預賽:中國隊勝關島隊
成都:7只新生大熊貓齊亮相
成都:7只新生大熊貓齊亮相
寧夏石嘴山:“塞上江南”現花海
寧夏石嘴山:“塞上江南”現花海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5441112508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