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長期黑屏 強光晃眼 內容過時 社區電子屏變成“雞肋”有原因
2020-11-12 15:26:10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近幾年,不少社區裏設置了戶外電子屏,但有的長期黑屏無人管護,有的遭居民抱怨“亮瞎眼”,還有人認為它播放的內容跟不上形勢……根據市民反映,記者分兵幾路探訪了多個社區電子屏的使用情況和問題。由市城管委起草的相關法規已列入今年立法計劃。未來,對于戶外電子顯示裝置的設置和管理,將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

長期不亮的電子屏周圍堆放著雜物。

傍晚居民樓前的電子屏十分晃眼。

  探因1

  常常黑屏缺管護

  11月10日,根據市民反映,記者首先找到了位于豐臺鐵路單身公寓大門東側的一塊電子屏。這塊電子屏位于建國街轉彎處的一個把角,高約3米,長度超過5米,是記者此次採訪中找到的社區電子屏中面積最大的一塊。從正面看,電子屏還算新,四周邊框的包裝膜都沒有撕掉。然而,電子屏背面的外殼大部分已經剝落,露出了一塊塊電路板。由于附近施工,電子屏被一片藍色鐵皮圍擋包在了裏面。

  電子屏歸誰管?什麼時候設置的?曾經使用過嗎?記者向路人打聽情況,一位在電子屏下曬太陽的老人一臉茫然地説,她從沒注意過。而鐵路單身公寓傳達室的值班人員肯定地表示,電子屏不是他們的,也不清楚歸誰管。

  此後,記者又來到了北京十二中科豐校區北側的一片平房區。在平房區的分類垃圾桶站旁,記者又找到了一塊電子屏。這塊電子屏高2米多,長5米左右,背對著西四環南路。電子屏前面立著一排低矮的電箱。在電箱遮擋下,電子屏被各種垃圾雜物包圍著,邊框上還有不少張貼小廣告的痕跡。

  記者沒有找到任何關于這塊電子屏權屬和維護的資訊。一位住在這裏的老人説,他只記得電子屏設置的年頭不短了,“立好以後就沒亮過。”

  以上兩塊電子屏分別屬于南開西裏社區和向陽社區。記者輾轉了解到,兩塊電子屏是一家房地産公司大約3年前設立的,用于拆遷政策的宣傳,後來因為相關工作停滯,這兩塊電子屏就沒有投入使用,也無人維護。

  在南二環開陽橋西公交站旁,也有一塊長期不亮的電子屏,與旁邊的宣傳欄大小相似。記者依稀辨認出電子屏邊框上寫著東濱河路社區數字化服務資訊欄,而它的支架已經銹跡斑斑。

  據東濱河路社區的工作人員介紹,電子屏是街道統一安裝設置的,由社區來管理髮布的內容。電子屏沒有損壞,黑屏是因為沒有什麼要宣傳的內容,就沒有打開。由于擔心信息安全,他們對于發布內容非常謹慎。

  探因2

  螢幕太亮難入眠

  社區電子屏本是展現社區風貌、溝通居民的好幫手,但家住門頭溝區綺霞苑小區的王女士卻為此“不勝其擾”。她告訴記者,電子屏正對著臥室的窗子,“晚上睡不著覺,太晃眼了,拉上窗簾光也能透進來。”

  綺霞苑小區丙1號樓的西側,有一個面積不大的小廣場,電子屏就豎立在廣場邊,與丙1號樓相隔20余米。電子屏面向居民樓,螢幕上迴圈播放著各種內容。11月10日傍晚記者探訪時看到,播放黑底紅字的通知時,畫面較柔和,而螢幕顯示綠色的文字時,不僅附近的地面和花草被照得綠油油,連對面居民樓的窗戶、墻面和社區宣傳欄都反射出綠光。而當螢幕內容從文字切換成圖片時,周圍的亮度則突然提升,十分晃眼。

  王女士説,電子屏以前經常亮到深夜,房間被映得忽明忽暗,令她難以入睡。王女士將煩惱向社區及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後,社區立即安排人員對電子屏進行了調試,縮短了電子屏打開的時間。據負責人介紹,現在根據天黑的時間,傍晚6點多電子屏就會關閉。

  無獨有偶,石景山區蘋果園四區的居民也反映了電子屏強光擾民的問題。記者在現場看到,電子屏在小區的大門外,與4號樓斜對著。此前這塊電子屏24小時不間斷地播放,接到居民們的投訴後,居委會立即聯繫了電子屏廠商,把播放時間調整為居委會上班時間,解決了夜間強光擾民問題。

  探因3

  內容過時遭詬病

  社區電子屏播放內容過時,也成為市民經常投訴的“槽點”。

  “疫情當前,村裏的電子屏是不是該播放防疫的宣傳知識?”早在今年2月,順義區木林鎮一社區居民反映,社區小廣場有一塊電子屏,每天都會播放一些宣傳短片。疫情發生時,宣傳片的內容卻還是老樣子。于是,他們向社區提議,將播放內容更改為疫情防控的宣傳片,社區隨後也採納了這個建議。

  北京正式施行生活垃圾分類後,家住門頭溝區大臺街道的魏女士反映,其他社區都在如火如荼地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她所住的大院裏也有一塊電子屏,但螢幕上卻沒有絲毫動靜,“都説要垃圾分類,可很多人還不清楚怎麼分呢,電子屏是不是應該教一教?”她還建議,疫情防控和垃圾分類的內容可以交替播放。社區很快採納了她的建議。不久後,這塊電子屏的內容變得豐富起來。

  “許多電子屏剛安好時還播放一些通知,後來就什麼內容都沒有了。”還有不少熱心市民建議,社區戶外電子屏應該實時更新,才能發揮出它的優勢。採訪中一位市民舉例説,社區正在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普查需要居民配合填寫申報,如果把相關知識通過電子屏宣傳出去,普查會更順利。”

  回應

  電子屏設置管理

  將有嚴格規定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早在2008年,北京市就制定了戶外電子顯示屏的設置規范,規范裏面對光污染、噪音污染、電磁輻射有要求,但是沒有具體認定標準,這些環保標準需要專業部門測量認定。

  今年《北京市戶外廣告牌匾標識和標語宣傳品設施設置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列入立法工作計劃,目前,該條例草案已經完成了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戶外廣告設施定義,將公益戶外廣告設施以及滾動資訊屏等向城市戶外公共空間發布廣告資訊的設施納入管理范圍。其中,第26條明確了電子顯示裝置的相關內容,對其亮度控制、網絡信息安全以及擾民等方面進行了規定。比如,電子顯示裝置應具有亮度控制裝置,且亮度符合國家及本市相關標準規范要求,每日22時至次日7時期間關閉。

  記者注意到,徵求意見稿中特別強調了戶外廣告設施的設置規劃、日常管理和違規治理等責任,對不符合設置規劃戶外廣告設施的拆除等也有了明確的要求。

  小區內設置電子屏,目前是遵循《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 (記者 羅喬欣 實習記者 鹿藝佳)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673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