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如何實現“雙贏”?專家“支招”青藏高原生態畜牧業發展
2020-10-15 20:37:4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成都10月15日電(記者康錦謙)“傳統牦牛肉綠色加工技術正越來越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我們正積極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建立傳統牦牛肉製品綠色加工工藝流程。”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院長劉書傑在作報告時説。

  15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青藏高原’項目群交流暨生態畜牧業發展高層論壇”在成都召開,80余位專家學者就青藏高原草地生態保護、生態畜牧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我們進行了合理冷季補飼試驗,結果牦牛飼養周期縮短約2.5年,這樣就解決了高寒草地畜牧業季節性營養失衡瓶頸問題。”劉書傑説。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姬秋梅研究員目前正從事著青藏高原社區生態畜牧業研究工作。她告訴記者,目前業界正努力探索適應青藏高原自然和人文特色的社區模式與示范方法,破解青藏高原草地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的難題。

  國家牧草産業技術體係崗位專家、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劉剛副研究員表示,青藏高原草地生態畜牧業應該以牧民為主體,將草地生態保護和農牧民增收相結合,走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美的發展路徑。

  劉剛介紹,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安曲鎮,專家和牧民通過研究示范季節輪牧技術、退化草地免耕改良技術等方式保護草場。同時當地也整合構建示范了“單戶+聯戶+社區”三級飼草供給體係,通過“蹄耕法臥圈種燕麥草”等方法,令幹草産量達到每畝300至800公斤,做到保護草場和産業發展兩不誤。

  據了解,本次論壇由青藏高原社區生態畜牧業技術研究與整合示范項目組、青藏高原牦牛高效安全養殖技術應用與示范項目組主辦,會議將持續到16日。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載入更多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稻田飄香收獲忙
稻田飄香收獲忙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661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