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遏制餐飲浪費需要從何處發力?
2020-09-10 11:42:4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題:遏制餐飲浪費需要從何處發力?

  新華社記者魯暢、關桂峰、田晨旭

  日前,多地、多部門發出倡議,呼吁崇尚節約、抵制餐飲環節浪費。記者日前走訪發現,當前,大部分消費者能夠在餐飲消費過程中自覺做到按需點、不浪費,但餐飲浪費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別在商務宴請中情況較為突出。遏制餐飲浪費難點在哪裏,未來將如何進一步加強監管和引導?記者進行了採訪調查。

  餐飲浪費仍不同程度存在

  記者近日在多家不同價位餐廳走訪發現,很多餐廳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客流量,但在一片熱鬧景象中,浪費現象時有發生。

  在北京市崇文門商圈的一家每人平均100元以上的自助餐廳,每桌上都有“剩餐超過100g,加收成本30元”的提示。記者看到,大部分消費者都按需取餐,離開時桌面剩余餐食不多,但少量消費者存在不同程度浪費食物的情況。由于餐廳人氣較高,不管剩余多少食物,服務人員都快速收拾“翻桌”,以便排位的客人能夠迅速落座。近1個多小時的就餐時間裏,有三四桌的浪費較為嚴重,但工作人員並未要求加收費用。

  在宣武門商圈的一家餐廳,點菜時,服務員會根據菜量和人數善意提醒“夠吃了,不夠再要”。但用餐結束後,該餐廳內有兩三桌存在浪費情況,特別是主食浪費較為嚴重,因為是午餐,幾乎沒有客人選擇將剩菜剩飯打包帶走。

  走訪中記者發現,有的餐廳從減少浪費的角度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一人食”,但只面向外賣平臺,且菜品種類有限;有的餐廳仍然在收取總價高于每人平均消費總和的包間費用。一些消費者表示,由于包間費的原因會造成盲目多點菜,最終造成浪費。

  從實際情況看,目前,家庭、朋友聚會類的餐飲消費浪費情況並不明顯,而以商務宴請為主的餐飲消費則存在較為明顯的浪費現象。“雖然近年來公款吃喝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些飯局轉為由企業買單。只要能報銷,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難減少浪費。”“光碟行動”發起人“徐俠客”説。

  講排場、無意識、“不差錢”致頑疾難治

  記者調查發現,餐飲浪費很大程度上與百姓長期以來形成的餐飲消費觀念、生活習慣及餐飲企業整體運營水準關係密切。

  ——商務宴請講排場造成浪費。某企業員工王女士説,商務宴請尤其講究排場和檔次,一般每人平均消費在300到500元,稍微高端的局就達到1000到2000元。“飯後要是杯盤一空就會讓主賓顯得‘掃面子’,所以菜都往多了點,造成了極大浪費。”王女士説,有次請客戶吃飯,剩下的飯菜足有三分之二,“商務場合也不方便安排打包,浪費就浪費了。”

  ——餐飲企業水準不一存短板。記者注意到,一些中小餐廳缺少科學管理,且菜品品質有限,造成浪費。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賀保貴説,有的餐桌上一整盤菜都沒動,可能就是廚師的水準不行,一些餐廳一味地搞創新、做融合菜,什麼都有但口味不佳,沒有拿手菜、絕活菜,消費者吃不完,即使打包回去也不吃,這就成了下一個環節的浪費。

  ——買了不做、訂了不吃造成家庭浪費。採訪中記者發現,中老年群體節約意識普遍較高,反觀青年群體則不然,在餐飲消費中對價格和數量“不敏感”,時常“衝動採購”食材存放在冰箱,又因為生活節奏快沒時間做飯,造成了家庭環節的大量浪費。“日常工作很辛苦,覺得不能在吃上虧待了自己,雖然自己一個人住,但常常點兩個菜一份主食,吃一半就飽了,剩菜隔得時間太長也不敢再吃。”一位經常點外賣的“90後”互聯網從業者説。

  加強立法,緊盯重點

  北京嘉和一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京京認為,應從加強立法和宣傳教育兩個方面治理餐飲浪費。“加強普法告知,對非主觀故意違規行為,準予整改,避免直接罰款,同時加強對餐廳巡檢。”

  目前,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制止餐飲浪費的法規,完善餐飲節約規范,研究制定褒獎節約、懲戒浪費的政策措施,將建立制止餐飲浪費的長效機制。

  受訪者同時指出,法律條款應更加明確具體,加大懲戒問責力度,對鋪張浪費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建立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有效杜絕餐飲浪費領域的“破窗效應”。

  賀保貴認為,餐飲企業不能機械地、片面地去理解“節約糧食、防止浪費”的號召,不應“蹭熱點”搞形式主義,而要思想上重視,行動上扎實。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載入更多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47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