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他鄉聞“鄉音” 創業更安心
2020-07-17 16:59:0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寧波7月17日電 題:他鄉聞“鄉音” 創業更安心

  新華社記者顧小立

  在跨越千裏來到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工作三個月後,來自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的杜橋香感到,自己已放下了曾經背負的陌生感和距離感,漸漸喜歡上了這座東部城市。

  “剛走出大山的那會兒,和現在的感受可完全不一樣。”杜橋香回憶,她和一起同行而來的老鄉們覺得,盡管天天在寧海的土地上工作,但還是和寧海還“隔著點什麼”。

  自1996年起寧海縣就與晴隆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24年來每年都有不少晴隆人來寧海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但對杜橋香而言,在“新家”發展遇到的真實“窘境”仍有不少:方言聽不懂、飲食不習慣,生活“小事”難適應;知識水準不高、職業技能欠缺,在企業發展常常遇到瓶頸;在寧海“人生地不熟”,一旦遇到困難,不知道向誰求助,如何求助……

  “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幹活,大家基本都是自己幹自己的,下了班也只有我們幾個晴隆老鄉能聚在一塊兒聊,實在覺得‘孤獨’,當時已經有了辭職回家種地去的念頭。”杜橋香説。

  就在此時,她認識了主動找到府來的“鄉音”志願服務團成員梁偉。

  “‘鄉音’服務團?從沒有聽説過,是做什麼的?”杜橋香有些疑惑。

  梁偉是晴隆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2019年來到寧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挂職工作。他向杜橋香和她的老鄉們解釋了“鄉音”志願服務團的由來——一個由寧海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晴隆在寧海交流學習的老師、醫生等挂職幹部以及寧海本地幹部組建的服務組織。從政策宣傳到心理輔導、從對接部門到紓困解難,能讓晴隆老鄉生活得更舒心的事兒,服務團都會努力嘗試。

  “這個志願團挺特別,其中有不少人都説著晴隆話。在外地能聽到鄉音,太親切了,一下子讓人願意‘掏心掏肺’。”杜橋香慢慢發現,“鄉音”志願服務團不僅常常與他們談心,分享來自家鄉的土特産,帶他們認識不少寧海本地的新朋友,還和企業共同努力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幫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浙東與黔西南氣候環境、文化差異較大,需要有人為‘鄉親’們再做一些更細致的工作,讓他們在寧海不僅在物質上安好‘新家’,更要在精神上融入‘新家’。”在與梁偉一同由晴隆前來寧海挂職的“鄉音”志願服務團成員郭思春看來,寧海本地幹部的積極參與、協調和支援,讓服務工作的開展有了可靠的保障。在郭思春的工作日志上,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為務工人員送端午粽子,請老鄉到挂職小院吃家鄉菜,去企業指導務工人員開展黨群共建主題活動……

  “有了這群‘親人’,我是真正安下心了。”杜橋香説。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載入更多
三門峽水庫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三門峽水庫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高校暖心畢業“寄”
高校暖心畢業“寄”
雨荷
雨荷
夏日林周風光美
夏日林周風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625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