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家門口有了“大醫院”的服務
2020-05-18 11:56:4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濟南5月18日電(記者陳灝)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人民醫院,普通放射科主任李永凡點開一份椎間盤CT平掃影像。幾分鐘後,30公里之外的聊城市茌平區溫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到了這次檢查的報告單。

  “像這樣的遠端影像,我們每天要處理100例左右。”李永凡告訴記者,依托網絡平臺替基層醫療機構遠端閱片,是東阿縣人民醫院圍繞“醫共體”建設推出的惠民服務之一。

  溫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馮振告訴記者,東阿縣人民醫院是周邊唯一的縣級“三乙”綜合醫院。自從有了遠端閱片,遇到把握不準的疑難雜症,他們都會上傳影像請求幫助。去年7月以來,已有1000多人次患者的檢查影像實現遠端診斷。

  “不到一個小時,就能收到檢查報告,比去大醫院方便多了。”馮振説,中心接診的患者大多來自農村,如果去山東省級或聊城市級的大醫院就診,一大早就得出門、挂號、排隊檢查,最少要一整天時間。如今,患者不出鄉鎮就能享受到三級醫院的服務,省錢還省事。

  東阿縣人民醫院資訊管理中心主任姜璐介紹,當地很多鄉鎮醫院有放射檢查設備,但有放射診療許可證的醫生稀缺,閱片水準不高。東阿縣人民醫院的醫生替基層閱片、出具報告,有效提升了診斷準確度。

  “去年11月到今年4月,我們通過遠端閱片,發現了200多個早期癌症高度疑似病例。”姜璐説,這些病例在第一道醫療關口就被發現。

  東阿縣牛角店鎮居民孫剛平的父親去年10月在牛角店中心衛生院進行CT檢查後,通過遠端閱片被東阿縣人民醫院的醫生診斷為膽管癌,第二天就住進了東阿縣人民醫院。他説,雖然父親已經85歲,但是由于“早發現早治療”,術後老人身體恢復得很好。“平時復查只需要到鎮衛生院,很方便。”

  延伸到基層的醫療服務,不止影像分析。

  在我國大力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的背景下,東阿縣人民醫院與8所鄉鎮衛生院、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醫共體”工作機制,切實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群眾身邊。

  東阿縣人民醫院院長孟祥寶介紹,如今鄉鎮和社區醫療機構的影像檢查、心電圖、病理樣本可以由東阿縣人民醫院代為分析,遇到復雜病情可以聯繫東阿縣人民醫院醫生遠端會診。同時,醫院還持續通過下派骨幹醫師進行技術支援、定期選派專家坐診、免費培養人才等方式,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每個星期,東阿縣人民醫院都有兩名科室主任來我們這裏支援一天,上午坐診、下午查房,安排得滿滿當當。”牛角店中心衛生院院長李存峰説,大醫院“搬到”家門口,補足了基層醫療短板。在上級醫院“手把手”指導下,鎮衛生院醫生進步明顯。

  李存峰説,隨著基層就醫越來越便利,患者就近享受到的高水準醫療資源越來越多,群眾對當地醫療服務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鳥瞰珠峰
鳥瞰珠峰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599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