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這些不是在科幻電影裏,而是在你經歷的春運裏
2020-01-11 15:47:2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上海1月11日電(記者賈遠琨)從歸鄉人徹夜排隊守望窗口、大雪封路千裏救援、塞成罐頭的綠皮車廂,到買票訂餐盡在“掌握”、高鐵動車晝夜運轉、無紙化乘車從容淡定……你以為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春運的全部?不!走進“幕後”你會發現,科技改變春運,正在加速度快速行進。

  ——它走路有點“飄”,但是特靠譜!

  走進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電務段上海信號工區,你會看到一位能飛檐走壁的“鐵路小哥”正在進行設備巡檢。它長著一雙大眼睛,行進途中可以拍攝出高清影像。它倒挂在天花板上,始終“倒立”行走,但頭不暈眼不花。不經意間,你可能會被這個走路飄飄忽忽的傢夥嚇一跳,但請放心,它工作起來特靠譜。

  巡視監控是“鐵路小哥”的基本功,數據檢測則是它的高級技能。巡視監控採集到的數據可以以無線的方式,傳輸到機房內的終端電腦上存儲,同時完成多達900項的設備數據判斷,一旦發現異常,立即發出警告提示,實現設備機房24小時智能化巡檢。

  ——“搶活幹”還能做的又快又好

  夜裏11點是高鐵商品倉庫最忙碌的時候,次日始發高鐵運輸的商品出庫以及終到高鐵商品移交、新進商品入庫都會在這時候開始。高鐵商品配送倉庫裏,除了4名工作人員進行操控係統作業外,剩下的工作都交給了6臺智能機器人,它們按照各自的路線準確尋找商品,將倉庫的“人找貨”革新成“貨找人”,提升了商品倉庫容積率,縮短了人工配貨時間,強化了食品安全把控,大大提高了高鐵商品配送效率。

  ——“掘地三尺”的 “探暗神器”

  春運列車高速飛馳,與鐵路信號設備的安全穩定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而像信號電纜這樣的設備深埋地下,排布錯綜復雜,僅上海虹橋樞紐地區38公里的線路上,就有4940根主幹電纜,信號電纜的排查工作既耗時又費力。“探暗神器”——信號電纜探測儀上線以後,只要在一端的發碼器上輸入電纜長度,只需10秒,就能通過信號電纜回路,精準定位電纜,為設備排查節約了更多時間。

  ——它最大的心願是“勞而無獲”

  你見過在高鐵線路上開行的“小跑車”嗎?它配有獨特輪轂、豪華敞篷、高端內飾、高清電子屏、行車電腦……深夜,復興號列車入庫休息時,它就在高鐵線路上“登場”,把重點線路再重走一遍。這個神秘的“小汽車”被稱為雙軌探傷儀。探傷工作,是利用各式超聲波鋼軌探傷儀,定期給軌道進行“體檢”,排除鋼軌損傷隱患,保證每一趟高鐵列車安全運作。

  ——接觸網檢測中的“天眼”

  接觸網是為高鐵運作提供動力的基礎設備,距離地面5米多高,平時至少需要5個人推著5米多高的車梯,一路走走停停進行檢查,4小時也僅能檢查1.3公里。在上海高鐵維修段有這樣一臺4C檢測列車,每次巡檢以80公里的時速對高鐵接觸網設備進行全方位、全截面的立體式拍攝、測量,通過圖片和數據把接觸網設備狀態呈現在電腦上。輔以智能分析和人工確認,設備缺陷無一漏網。這臺檢測車的車頂和兩側,共有30多個攝像頭,如同人的眼睛一樣,死死盯著接觸網設備的每一個“關節”、每一根“骨骼”,在眼睛一眨一眨之間,記錄下了設備的狀態。

  ——它給動車做全方位“體檢”

  動車出庫運作前先要過它這一關。動車檢修機器人係統採用雙3D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先進技術,可實現動車組相關零部件外觀故障的全自動檢測和報警,一級檢修點覆蓋率達90%以上,碳滑板磨耗、閘片厚度測量精度達0.5mm,排障器與撒砂裝置高度測量精度達1mm。目前,上海虹橋動車所日均實施10個標準組的機器人檢修作業,通過優化機檢流程和生産組織,實現機檢一級修時長相較人檢縮短8%,每標準組機檢一級修可減少2名檢修人員。自實施人機交替模式以來,機器人係統準確發現並預報了風管卡箍松脫、軸端蓋螺栓丟失、齒輪箱防松鐵絲斷、注水口蓋板打開等典型故障及隱患。

  平安春運離不開科技助力。這些春運保障“科技部隊”戰鬥在幕後,時時刻刻關注著鐵路運作安全。它們不僅忠于職守保障安全,還能學習智能本領服務春運。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關中花饃添年味
關中花饃添年味
警犬“神威” 護航春運
警犬“神威” 護航春運
大漠寒冬夜巡忙
大漠寒冬夜巡忙
豫園亮燈 喜迎新春
豫園亮燈 喜迎新春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60112544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