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福建閩清:走村入戶的警民懇談會
2020-01-02 15:03:1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福州1月2日電  題:福建閩清:走村入戶的警民懇談會

  新華社記者鄧倩倩

  “如果有人裝警察、裝法官,發短信、打電話,説惡意透支、涉嫌洗錢,提到法院傳票、安全賬戶,他們不是編劇也不是演員,只是個電信騙子。”在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東橋鎮的警民懇談會上,派出所所長李新彬向村民進行防詐騙宣傳。民眾笑聲一片,也聽得津津有味。

  記者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走訪發現,以鎮和村為單位,民警每個月與村民都有個“約會”。由村幹部向村民提前通知時間,從地裏忙完農活的、在家帶孩子的、熱心村務的村民紛紛趕到集會地點,多則幾十人,少則十幾人。在一期一會上,轄區民警向村民通報警情,宣講“平安三率”(即群眾安全感滿意率、掃黑除惡好評率和執法工作滿意率)的七問七答,以及聽取民眾反映問題。

  五花八門的電信、網絡詐騙形式讓人揪心。“上個月在下祝鄉就有一起案件,以推銷貸款為由讓甘某下載一款APP,對方以各種理由讓其轉賬,共計被騙24000多元。”派出所民警向村民通報近在身邊的案例。

  樟山村村主任黃珠嬌説,大多村民對于一些新型詐騙方式不了解,為了不讓一年辛苦所得打水漂,安全知識是大家的“必修課”。

  民警宣講結束後是村民的提議環節。從自家到鄰里到公共領域,均可成為民眾反映的內容。“近來是橄欖豐收季,往年有不法分子偷摘橄欖,希望能加強主要道路的巡邏。”“孩子上學遷戶口怎麼辦理?”“白南市場停車混亂,建議加強疏導。”“街道十字路口存在交通隱患,希望多安裝監控探頭。”……

  梅城鎮派出所所長黃道錦告訴記者:“群眾反映的問題以民生、道路安全類最多,有些問題可以當場解決,有的收集之後向相關部門反映,下次會上給予村民反饋。”

  “自從反映了問題後,民警巡邏次數增加了。”白河江橄欖協會會長張孟興説,“橄欖種植業是閩清的主産業之一,以前都是農戶自己守夜到天明,現在有民警的震懾作用,農戶心裏就踏實多了。”

  自2019年7月份以來,閩清縣開啟的基層警民懇談會不僅成為普法宣傳平臺,也是群眾發聲、解決民生問題的直接渠道。

  “閩清社會結構較為固定,存在不少民生‘沉疴頑疾’,我們探索以警民懇談會的方式,由綜治辦牽頭、派出所具體負責,以案釋法、疏通民意,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糾察隱患,防患于未然。”閩清縣政法委書記葉金春説。

  為了便于村民在農忙之余積極參與,警民懇談會從會議室走向“田間地頭”。各地開展的形式不拘一格:鄉間亭子、農家庭院、老人會、鄉村廣場,以及農家書屋等,都成為警民懇談場所。

  “村民從有所顧忌到積極發言,我們也放寬反映問題的范圍,包括環境污染、信訪案件、反邪教禁毒等,由我們綜治幹部統一收集意見,然後反饋給相關政府部門。”葉金春説。

  “在村民反映的問題中,我們發現了不少案件線索,共同推動社會治安向好發展。”白樟鎮派出所所長丁建勇説,“開展警民懇談會以來,加深了與群眾的感情,大夥都會熱情地和我打招呼。”

  懇談會之余,民警下村時也結合日常警務工作,如採集村民資訊、介紹便民APP使用方法、登記流動人口資訊等。“鄉鎮警力緊張,我們探索變被動為主動,把警力花在‘刀刃’上,群眾工作與業務工作兩不誤。”丁建勇説。

  截至2019年年底,閩清縣鎮村兩級“警民懇談會”參會21469人次,收集意見建議368條,已辦理327條,閩清縣群眾對于平安三率滿意度達到98.5%。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臘八到 粥飄香
臘八到 粥飄香
湖北宣恩:臘月花爭艷
湖北宣恩:臘月花爭艷
青海湖進入封凍期
青海湖進入封凍期
多彩鹽湖入畫來
多彩鹽湖入畫來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541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