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我國三家互聯網法院案件審理周期相比傳統模式節約一半
2019-12-04 15:59:5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12月4日電(記者羅沙、吳帥帥)最高人民法院4日在浙江烏鎮發布的《中國法院的互聯網司法》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杭州、北京、廣州互聯網法院共受理互聯網案件近12萬件,案件審理周期相比傳統審理模式節約時間約一半。

  白皮書顯示,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成立。2018年9月9日、9月28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廣州互聯網法院先後成立。截至2019年10月31日,三家互聯網法院共受理互聯網案件118764件,審結88401件,線上立案申請率為96.8%,全流程線上審結80819件,線上庭審平均用時45分鐘,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約38天,比傳統審理模式分別節約時間約3/5和1/2,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8%。法院通過電話、郵箱、微信、短信、公眾號等線上送達文書96857次。

  在完善互聯網司法線上訴訟機制方面,白皮書顯示,北京互聯網法院當事人立案申請線上提交率100%,訴訟費用線上繳納率90.3%,線上庭審率98.7%,平均庭審時長52分鐘,裁判文書電子送達率96.8%。

  杭州互聯網法院針對當事人因上班、出差、出國等原因産生的訴訟“時間差”問題,探索“異步審理”模式,結案2495件,平均每案節約當事人在途時間約6小時。

  廣州互聯網法院創造性推出“線上示范性庭審”,以個案示范審理促進類案糾紛化解;目前該院受邀旁聽庭審的其他案件當事人,在庭後自動履行和主動和解率達37%。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表示,互聯網法院開辟了互聯網時代司法發展的全新路徑,標誌著我國互聯網司法探索實踐正式制度化、係統化。三家互聯網法院利用自身組織優勢、政策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充分發揮互聯網司法“試驗田”和“樣板間”作用,在案件審理、平臺建設、訴訟規則、技術運用、網絡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取得顯著成果。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黃河日出 景色迷人
黃河日出 景色迷人
巴黎:香街點燈
巴黎:香街點燈
第二屆紐約花燈遊園會開幕
第二屆紐約花燈遊園會開幕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5307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