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仵民憲:援非十一年書寫醫者仁心
2019-11-25 15:50:0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中國網事·感動2019)仵民憲:援非十一年書寫醫者仁心

  新華社鄭州11月25日電 題:仵民憲:援非十一年書寫醫者仁心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爍

  每個人一生中,總有一個時段刻骨銘心。對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仵民憲來説,他的這個時段竟有十多年。

  從2000年起,仵民憲加入河南援外醫療隊,先後在厄利垂亞、讚比亞、埃塞俄比亞工作。十一年裏,他多次與艾滋病擦肩而過,經歷過瘧疾,經受了非洲的惡劣環境,但他以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贏得了當地人民的高度讚譽。

  不同尋常的十一年

  “我感覺非洲人民需要我。在那裏,我能感受到一個醫生治病救人的價值。”回憶起援非經歷,仵民憲不時發出這樣的感慨。

  “懸壺濟世”是每位醫者的初心,對仵民憲來説也不例外。

  小時候村裏放電影,仵民憲迷上了一部講述中國援外醫療隊的紀錄片。中國醫生們攜帶藥箱、聽診器和銀針為非洲人民看病的一幕,深深印在仵民憲心裏。那時廣播裏還經常播放歌曲《醫療隊員到坦桑》,仵民憲至今還會唱:“醫療隊員到坦桑,遠航萬裏送醫忙……”

  20世紀80年代初,仵民憲在西安攻讀醫學,那時能出國的人很少。英語課堂上,有位老師的口頭禪是“當我在蘇丹的時候……”,然後就用英語講他在中國援蘇丹醫療隊的見聞。仵民憲當時就夢想,有朝一日自己也去非洲當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使者”。

  2000年,河南援外醫療隊選拔任務首次“投向”三門峽,仵民憲第一時間就報了名,經過嚴格選拔和考試,他成為援厄利垂亞的第二批醫療隊員。

  “當地缺醫少藥,病人做一個普通手術需要等很長時間,一些重病患者就是在等待中死去的。”為了能給更多病人解除病痛,仵民憲經常加班加點工作,晚上有急診時會忙到後半夜。

  在非洲當醫生,不僅要做好治病救人的心理準備,也要做好職業暴露的心理準備。

  “有一次,手術還沒做完,護士就送來檢查結果,病人被檢查出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第一次經歷艾滋病病毒的職業暴露,仵民憲至今還記得。雖然最後有驚無險,但職業暴露後須服用1個月的阻斷藥,忍受噁心、嘔吐、眩暈等藥物副作用。即便如此,“非洲人民需要我”的信念依然讓仵民憲堅持了下去。

  “非洲是我的第二故鄉”

  按照規定,援外醫療隊員每年都有一個月的回國探親假,但仵民憲十一年間與家人團聚時間總共不到半年。“在有限時間裏能多救治一名病人,就能多挽救一個家庭。”仵民憲説。

  第一次援非回國後,仵民憲仍然難忘非洲,他深知那裏十分需要醫生。2005年元月,仵民憲又報名參加援讚比亞第13批醫療隊,再次踏上非洲大地。

  在讚比亞,由于醫療條件有限,一些在國內很普通的疾病,在這裏變得復雜起來。每次手術前,仵民憲都要查閱相關資料,進行精心的準備,再一絲不茍完成病例。

  曾經,一位23歲患者腹內的巨大腫瘤被成功切除,當地報紙報道中稱讚:“實施這一具有裏程碑意義手術的是一位名叫仵民憲的中國醫生……”

  在埃塞俄比亞,仵民憲和隊友讓當地鄉鎮醫院從未啟用過的手術室運作起來;在中國援建非洲的新醫院,仵民憲主刀的一些高難度手術成功實施……援非的十一年間,仵民憲以精湛的技術治好了很多復雜病例,填補著當地的醫學空白。

  十一年援外經歷,非洲早已成為仵民憲心中的“第二故鄉”。

  “我感覺在非洲工作最大的不同,是作為援非醫療隊員,代表國家的那份使命感和擔當更加強烈。”仵民憲靜靜地説著,思緒倣佛已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非洲。他説:“今生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去援外。”

  “我把心留在了非洲”

  饑餓貧窮、戰火紛飛、傳染病高發……盡管對援非可能面臨的困難做了充分準備,可現實總是比預想艱難。援讚比亞4年期間,仵民憲先後得過12次瘧疾、8次在手術中手被扎傷,其中有5次病人被檢查出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

  萬一感染了艾滋病怎麼辦?“如果我感染艾滋病,我就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仵民憲常這樣安慰自己。

  這些年裏,他利用業余時間把自己的工作、生活見聞等寫下來,回國後出版了《在十三個月的國度裏——一個援外醫療隊員在埃塞俄比亞》一書。後來,又完成了《我的非洲十年》這本書。

  “沒去之前怕非洲,去了之後愛非洲,離開之後想非洲。”仵民憲説:“雖然我已經離開非洲回到祖國,但那裏的一切還是那樣難以忘懷,我經常在晚上夢見那裏,我把心留在了非洲……”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巴黎:香街點燈
巴黎:香街點燈
第二屆紐約花燈遊園會開幕
第二屆紐約花燈遊園會開幕
川藏線上的美麗風景
川藏線上的美麗風景
神奇“不凍河”
神奇“不凍河”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27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