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成交漲幅明顯 報價趨于理性——深圳調整普通住宅標準後的市場觀察
2019-11-18 16:59:1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深圳11月18日電 題:成交漲幅明顯 報價趨于理性——深圳調整普通住宅標準後的市場觀察

  新華社記者趙瑞希

  深圳11日調整了普通住宅標準,取消了原先對成交總價的限制,使得大量二手房交易無須繳納買賣差額5%的增值稅。受此消息影響,當周深圳二手房市場成交漲幅明顯,雖有部分業主報價跳漲,但整體看來,業主報價趨于理性。

  專家認為,調整普通住宅標準,降低了購房者的負擔,但因當前深圳房價較高,能釋放出來的需求有限,政策效應很快會減退,二手房交易將恢復穩定。

  深圳房地産交易有調整 不少二手房交易免征增值稅

  深圳11日將普通住宅標準調整為宗地容積率1.0以上且房屋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以下,取消了原先對成交總價的限制。這意味著,不少原本總價超標的144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從“豪宅”變為“普宅”,持有滿兩年就可免征買賣差價5%的增值稅。

  這一調整,對二手房交易來説,能省多少成本?深圳中原地産舉了一個具體案例:一套位于南山區的89平方米的二手房,業主已持有超過2年,原登記價350萬元,如今網簽價為700萬元。按照原標準,該套房成交總價超過南山區最高490萬元的限制,屬于非普通住宅,即“豪宅”,需要按買賣差價的5%交納增值稅約17萬元。而此次調整後,該房屬于普通住宅,免征增值稅。

  此前,深圳不同區域的普通住宅成交總價上限于2015年9月制定,介于200萬元至490萬元之間,超出價格上限的住房都被認定為非普通住房。隨著房價的上漲,大量房子面積雖不大,但因總價超標,而被“豪宅化”。

  深圳此次的調整實際上是讓利于民。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表示,隨著房地産市場形勢的變化,原普通商品住房標準與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日益不匹配。目前,市場上大量中小戶型住房交易需要繳納增值稅,加重了普通居民家庭、剛需購買住房的負擔。此次調整,將有利于使更多剛需家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剛需購房成本,滿足合理住房需求。

  成交漲幅明顯 報價趨于理性

  深圳相關調整消息一出,二手房市場上短期出現了較大波動。然而,一周下來,雖然少量業主“獅子大開口”般漲價,但整體挂牌價格漲幅輕微,顯示出賣方仍較理性,推動成交量明顯上升。

  位于福田區一間鏈家店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位業主把挂牌價從578萬元上調到608萬元。“但這只是個別現象。有的業主調價不多,也有很多沒有調價的。”

  深圳貝殼研究院1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調整消息發布當日及次日,成交量環比之前周末(一般情況下周末為每周的成交高峰)增加57%,顯示當前置業者入市意願明顯增強。

  據深圳貝殼研究院統計,全市挂牌房源中有97.4%的房源挂牌價格穩定,僅2.6%的房源在政策出臺後進行過調整,其中挂牌價上調的房源佔比1.9%,挂牌價下調的房源佔比0.7%。調價房源的平均漲幅僅1.8%,顯示大部分業主心態仍較為理性。

  後期政策效應將減退 二手房交易量將恢復穩定

  深圳房地産市場以二手房交易為主。深圳“豪宅”只認面積、不認總價,降低了二手房交易成本,這是調整後成交明顯攀升的主要原因。但專家認為,由于當前深圳房價過高,購房者承受能力有限,後期政策效應將減退,二手房交易量將恢復穩定。

  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認為,此次取消總價限制,只對面積進行限制,將使非常大比例的房源從“豪宅”變為“普宅”,大大刺激了144平方米以下、以前在“豪宅線”以上的住宅成交,對于改善性需求來説是重大利好。

  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王鋒告訴記者,由于房價較高,購房者承受能力有限,近兩年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在小幅下降。此次調整後,短期成交量明顯上升説明瞭政策釋放出來實實在在的紅利,降低了購房者的負擔,促使此前猶豫不決的剛需入市。但長期來看,難以扭轉未來二手房成交整體放緩的趨勢。後期調整政策的效應將減退,在繼續執行房地産調控政策的情況下,二手房成交量將恢復到穩定狀態。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江西廬山:楓葉美景迎客來
江西廬山:楓葉美景迎客來
小錦鯉“遊”出大産業
小錦鯉“遊”出大産業
皖南冬韻
皖南冬韻
天路彎彎
天路彎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524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