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手記:守望百姓供暖甘苦
2019-11-14 21:58:4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題:記者手記:守望百姓供暖甘苦

  新華社記者林紅梅

  對一般人來説,冬天到了,家裏的暖氣,打開閥門就熱起來。你只要交供暖費就行了,似乎很簡單。

  但當我們深入到小區裏、居民家、熱力公司、燃氣公司採訪,我們才真切感受到,貌似簡單的供暖背後,是超出想像的復雜:

  供暖的能源供應源頭復雜。能源供應來自煤和天然氣。先不説兩者本身由于價格、缺口等問題有時候會導致供應波動,一係列環保措施和技術的應用更是考驗供暖的火能否燒旺。

  供暖的設備和技術更是復雜。在管道方面,僅北京市地下的供暖主幹線管道就總長2000多公里,比北京地鐵多近三倍,至于通到居民家的分支管道多得無法統計。全國供暖管網有多長?沒有部門能提供出數據。

  居民供暖方式上也是五花八門地復雜。有市熱力集團集中供暖的,有小區自己單獨燒鍋爐供暖的,有百姓自家安裝天然氣壁挂爐的,有安裝電暖氣的,農村則被政府要求使用清潔煤炭。不同的供暖方式,有不同的收費渠道,有不同的利益主體。有的享受補貼,有的沒有。

  在復雜的“暖氣閥”面前,問題也就出來了。

  百姓對供暖每年都有不少投訴,多集中在暖氣不熱上。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居民和供暖公司之間矛盾比較突出的,一般都是小區供暖公司自己燒鍋爐,為每家每戶居民供暖並向居民收取供暖費。

  在計劃經濟時代,供暖屬于政府為百姓提供的福利,由市政集體提供。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供暖有眾多利益主體:在能源供應源頭端,是數千家煤炭企業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在直接面對百姓的供暖“最後一公里”上,是高度市場化的眾多各種類型的企業。僅北京市就有1200多家供暖企業,其中只有30%是國企。國企北京熱力集團在北京供暖市場上,只佔30%比例。全國為百姓供暖直接服務的企業有多少家?估計有數千家。

  專家提出,不管是什麼企業性質,政府都要約束企業行為,讓企業履行好公共服務職能,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建立現代國家治理體係的重要內容。我國需要在供暖等民生領域加大立法,維護民生權益。

  藍天和百姓暖和過冬能兼顧麼?採訪中,我們看到,用天然氣取暖的百姓,享受著政府發放的補貼,取暖費用和以往變化不大,百姓尚承受得起。在甘肅農村,我們看到,當地百姓使用的是政府要求的無煙煤;在北京通州耿樓村,原來燒煤取暖,家家煙囪冒黑煙,政府前年給農民免費安裝天然氣管道通到家。農民高興地説:“現在用天然氣取暖、做飯、洗澡,又幹凈又方便,就是好。”

  看到百姓家裏窗明幾凈,目睹百姓臉上的笑容,我們心裏感到很欣慰。不過,百姓溫暖過冬上仍有不少難題需要破解,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記者手記:“問暖”

  記者手記:一個“暖”字裏到底流淌了什麼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小錦鯉“遊”出大産業
小錦鯉“遊”出大産業
皖南冬韻
皖南冬韻
天路彎彎
天路彎彎
吉林長春大雪紛飛
吉林長春大雪紛飛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523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