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陜西:林密山青環境美 野生動物“好還鄉”
2019-11-12 19:18:4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安11月12日電 題:陜西:林密山青環境美 野生動物“好還鄉”

  新華社記者姜辰蓉

  羚牛悠閒地在山間遊逛,朱鹮翱翔在田野之上,大熊貓家族不斷添丁進口,密林中重現華北豹的身影……通過持續不斷的造林綠化和生態修復,三秦大地逐漸顯現“綠肥黃瘦”新面貌。由此帶來的是野生動物們棲息家園不斷擴大,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位于秦嶺腹地的陜西省佛坪縣三官廟,溪水潺潺,樹木參天,竹林密集,這裏生存著以大熊貓為主的許多野生動物。保護人員説,三官廟一帶,是大熊貓活動密集區域,這裏不僅山勢平緩,便于熊貓活動、覓食,還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石洞,其中有很多是熊貓産仔育幼的洞穴。在這裏,當地村民偶遇野生大熊貓的情況時常發生。

  “過去山裏的人有獵槍,後來隨著保護區的建立,獵槍都被收了,加上不斷的宣傳教育,現在偷獵野生動物的情況越來越少。保護區內野生動物很常見,村民們都不會傷害他們,發現受傷、生病的,還會主動聯繫保護站。”佛坪縣岳壩鎮大古坪村村民何文龍告訴記者。

  大熊貓家族近年來不斷“添丁進口”,三只“熊貓寶寶”幾天前剛剛在陜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度過自己的“百日宴”。林業部門的監測也顯示,陜西大熊貓種群超過367只,野外種群由10多年前的273只增加到345只,棲息地面積540多萬畝。

  在秦嶺山間,高大健美的羚牛往往成群結隊,最新統計顯示,這一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數量已超過4000頭。陜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説,近年來,隨著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加之持續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一大批林業生態項目,嚴厲打擊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為秦嶺羚牛繁衍生息創造了空前優越的外部條件,時常可以觀察到不同區域的幾十頭乃至上百頭的秦嶺羚牛聚群繁殖,成為秦嶺一道靚麗的風景。

  有著“東方寶石”之稱的朱鹮,更是由1981年的7只發展到目前的3000余只,其中野外種群達2600余只,棲息地面積達2100多萬畝。北依秦嶺的陜西洋縣,是20世紀80年代朱鹮的最初發現地。為了保護朱鹮,當地政府提倡農民在朱鹮活動和覓食區的農田裏不使用化肥農藥,並且封山育林、恢復天然濕地,為朱鹮營造適宜生存的棲息環境。

  除此之外,陜西林麝種群已達22000只,全球首次成功野化放歸13只人工養殖林麝,野生和人工繁育林麝總量達1.9萬只,穩居全國之首。而金絲猴種群的數量也已達到5000只。

  位于陜西北部的延安市,一度森林覆蓋率不足10%,曾是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自1999年退耕還林至今20年,延安完成退耕還林10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2.5%,植被覆蓋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8年的81.3%。

  隨著植被增加、相關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快,野鴛鴦、環頸雉等許多候鳥結伴還鄉;原麝、黑鸛等多年不見的野生動物,也重現山林之間。其中,最讓人們欣喜的是華北豹家族重新“威震山林”。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部門發布的長期監測結果,過去一年間,在延安子午嶺林區800平方公里監測區域內,共拍攝到華北豹個體數量至少28只。“這標誌黃土高原森林生態係統得以休養生息,生物多樣性和食物鏈逐漸豐富。”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賈生平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福建建陽打造“建窯建盞”文化名片
福建建陽打造“建窯建盞”文化名片
多彩秋色“繪”泉城
多彩秋色“繪”泉城
北京豐臺:金秋賞菊正當時
北京豐臺:金秋賞菊正當時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12522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