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採訪札記:84顆葡萄引出的3點啟示
2019-09-23 16:45:5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京9月23日電 題:採訪札記:84顆葡萄引出的3點啟示

  新華社記者董峻

  84顆葡萄半小時吃完,同時還要對每顆葡萄的表現打分——這是記者日前在一次採訪中臨時“客串”群眾評委的經歷。

  這是一場由江蘇省葡萄産業技術體系在連雲港市灌南縣舉辦的優質葡萄評比活動。參賽者來自蘇州、常州、南通、南京、連雲港等地,是一次對葡萄種植者種植成果的檢閱。

  葡萄過去多在北方種植。因為雨水多,江浙一帶從來都不是葡萄適生區。不過,近年來隨著避雨栽培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江浙、巴渝、雲南等地的葡萄産業被“點燃”了,正在改變我國葡萄種植區域版圖。

  記者面前的葡萄就凝聚了江蘇葡萄産業發展的最新成果。這些葡萄有陽光玫瑰、夏黑、巨峰、藤稔、醉金香等14個品種,其中半數是深受市場歡迎的陽光玫瑰。

  評委每吃一顆就在評比表上寫下相應分數:果穗整齊度、色澤、果粒大小3個外觀項目總分滿分45分,肉質、風味、糖度3個內質項目總分滿分55分。以一顆葡萄平均重12克計,84顆葡萄總重1008克,也就是兩斤。很快我就發現,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強大的“吃貨”意志才能在一顆顆“甜蜜衝擊”下挺住。

  江蘇葡萄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陶建敏介紹説,這種評比已經是第二次舉辦了。從參賽的葡萄品質看,整體水平更趨均衡,這意味著葡萄産業的整體水平在提高。

  葡萄吃完,評分表也交了。我和陶建敏以及幾位果農就參賽情況聊起來,引出3個話題和啟示——

  話題一:同樣的品種,為什麼品質不一?如,陽光玫瑰本應有淡淡的清香,但一些參賽葡萄雖然糖度很高,卻少了一絲果香。一位種植戶道出原委:過度追求産量、用化肥多,忽視了有機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這是決定品質的關鍵。

  這説明,“寧吃好桃一個,不吃爛桃一筐”,人們對水果的消費已經進入更講品質和口感的階段,願意為更好吃的水果掏腰包的消費群體越來越大。種植者只有不斷精進、提升産品品質才是王道。

  話題二:不同的品種,為什麼都有勝出?在比賽結果中,面對陽光玫瑰欲“一統江湖”之勢,老品種巨峰也取得不俗戰績。巨峰至今仍是國內的葡萄主栽品種之一,其屹立不倒的緣由何在,有位評委的一句話可以解釋:熟悉的口感和味道。

  俗話説“眾口難調”,有人口味偏酸,有人更好吃甜,有人喜歡肉肉的口感,有人青睞脆彈的風味。對此,有種植者感慨:“不要看到市場流行就一窩蜂地改換新品種,等到進入盛果期,也許前人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市場價格一落千丈了。”

  話題三:差不多的品質,為什麼價格不一?陶建敏同時也是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掌握全國葡萄生産情況。據他介紹,今年同期上市的陽光玫瑰,湖北、湖南、新疆、河南等地的價格已經比去年有所下降。而在雲南,陽光玫瑰甚至收購價能賣到50塊錢一斤。為啥?

  來觀摩這次評比的雲南建水縣葡萄種植園主張家福就是一例。他説,這主要是因為雲南獨特的高原氣候打了一個季節差——他的葡萄5月底6月初就上市了,此時其它地方的葡萄還未成熟。

  如何能讓葡萄這種很講究鮮食的水果價格更平穩、減少波動?大家普遍認為,要通過在産區大力建設倉儲物流冷鏈系統延長上市期,還要通過精準的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策略更精準地鎖定目標人群。

  “各地都有好品質的農産品,但要實現優質優價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合力。”陶建敏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所羅門群島風光
所羅門群島風光
南寧:華美夜色扮靚東博會
南寧:華美夜色扮靚東博會
國際和平日:世界各地的和平紀念
國際和平日:世界各地的和平紀念
浙江湖州:秋風起 採菱忙
浙江湖州:秋風起 採菱忙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666112502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