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烈日下,他用匠心留鄉愁
2019-08-06 16:43:1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8月6日電(記者唐弢)5日下午,記者踏進浙江金華寺平古村內正在修繕的百年祠堂——敦睦堂,正廳的角落堆滿了破碎的舊瓦片和腐爛的木頭,擺在正中間的工業風扇絲毫沒有吹掉空氣中的暑氣。戴雪平在內的六名古建築修繕隊隊員戴著安全帽,在近四十度高溫的屋頂上忙活著。

  六月到八月是寺平古村的旅遊淡季,也是寺平古村開展古建築修繕的黃金時期。早上五點半,戴雪平和隊員們便來到了施工現場。

  上午八九點陽光灑下來,氣溫慢慢升高,隊員們被汗水浸濕的衣服從來沒幹過,臉頰被曬得黑紅。“我們這些在戶外作業的人,首要的‘能力’就是經得住曬。”戴雪平告訴記者,雖然高溫難耐,但是由于他們常年如此,久而久之便也習慣了。

  此次修繕的敦睦堂建于明朝中葉,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堂內用朱紅生漆油漆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由于前段時間的暴雨,令這座古建築屋頂出現了破損,長期雨水浸泡導致梁柱也出現了腐爛的跡象。

  “祠堂的搶修既是急活也是細活,稍有不慎,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就毀了。”在戴雪平看來,建築修繕是一門集科學與技術于一體的手藝,最大程度保持古建築原貌是關鍵。一直以來古建築修繕隊所遵循的原則就是“修舊補舊”,從細微處入手,讓古建築保持原汁原味。

  “你看這些抱頭梁,修繕過後完全看不出來與修繕之前的差別。”戴雪平指著敦睦堂四面有著精致雕花的抱頭梁説道。村裏很多雕刻的細致活都是出自戴雪平之手。

  夏天施工現場沒有空調,戴雪平有時候拿著工具一修就是幾個小時,汗水大顆滴落在地上都渾然不覺。“出坯、細修、打磨、上光……哪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這樣才能讓古建築真實還原。”

  戴雪平的父親是一名木雕匠,從小跟著父親耳濡目染,他也喜愛上了雕花這項工藝。17歲他開始跟著父親學習雕花手藝,至今已經有著40年的雕花經驗。古建築上的雕花圖案只需看一眼,戴雪平就能畫出來。寺平古村七座花廳和附近的古建築雕花修繕工作都是由戴雪平完成的。

  2002年,寺平古村的崇德堂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建築倒塌,本來想請外人來修,但是來評估後修繕費用高達27萬元。村幹部召集村民代表開會,大家想著,原材料村裏都有,為什麼不能自己修?于是,村裏以戴雪平為首的幾個老手藝傳承者臨危受命,最後修繕完成崇德堂只花費了7萬元。

  此後,戴雪平腦海中就涌現出一個想法,既然村裏能工巧匠這麼多,為什麼不成立一個古建築修繕隊呢?他把這個想法告訴村裏其他手藝人後,大家一拍即合,便有了如今這支古建築修繕隊。

  隊伍成立後,他們一直奔波在村莊大小古跡修繕的路上。“保護古建築就是保護歷史的見證,也是保護我們故鄉的‘根’。”戴雪平説,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把周邊古建築好好地保存下來,守住那份鄉愁。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音樂培訓班扮靚兒童暑期生活
音樂培訓班扮靚兒童暑期生活
河北讚皇:核桃産業助力脫貧增收
河北讚皇:核桃産業助力脫貧增收
夏到雅江
夏到雅江
陶瓷藝人毛光輝:丹青妙手繪匠心
陶瓷藝人毛光輝:丹青妙手繪匠心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484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