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期貨與保險“攜手”為新疆百萬棉農“避險”探路
2019-07-16 17:00:4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16日電  題:期貨與保險“攜手”為新疆百萬棉農“避險”探路

  新華社記者尚升

  為應對棉花價格頻繁波動,近年來,新疆不斷擴大棉花“保險+期貨”試點范圍,用金融工具為廣大棉農規避市場風險,確保農民收益。

  在産棉縣喀什地區伽師縣,鄭州商品交易所為棉花“保險+期貨”項目投入扶持資金87萬元,涉及棉花種植面積共1.16萬畝。項目結算後,人保財險北京分公司向當地33個棉農現場賠付了61.96萬元理賠款,每人平均賠付約1.88萬元。

  鄭州商品交易所介紹,“保險+期貨”模式是棉農向保險公司購買棉花價格保險,來實現農業經營風險的承接、轉移。實際操作中,當市場價格下跌時,由保險公司向棉農賠償差額部分,確保其獲得保底收益。

  同時,保險公司向期貨公司購買場外看跌期權,由期貨公司在期貨交易所進行套期保值,進行風險對衝。最終將棉農遭受的價格下跌風險轉移到資本市場,實現風險分散、各方受益的閉環。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棉花産區,近年來,受國際貿易形勢及國內供需影響,棉價波動成為當地百萬棉農增收面臨的最大風險。如今,棉花“保險+期貨”試點在柯坪、庫車、巴楚、莎車、葉城等産棉縣展開,幫助當地農戶規避了最擔心的因産量、價格、災情等導致減收的風險。

  招金期貨有限公司濟南研究院經理趙鑫説,有了保險“撐腰”的棉農,面對市場價格頻繁波動能夠“處變不驚”,保險與期貨的跨界合作已成為目前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有益補充。

  自2016年首次啟動棉花“保險+期貨”試點以來,新疆對“保險+期貨”模式進行持續探索和完善。

  今年,建信期貨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開展的棉花價格險試點項目引入了中國建設銀行新疆區分行,將現有的“保險+期貨”升級為“保險+期貨+銀行”模式,對進一步豐富金融機構服務三農進行了有益探索。農民參與“保險+期貨”,收入得到保障,提升了在銀行信用水準,進而解決購買農資的資金問題。

  此外,浙商期貨在庫車縣的“保險+期貨”試點項目,不僅引入庫車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為農戶提供信貸服務支援,還引進龍頭企業阿克蘇地區庫車種羊場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統一收購探索拓展棉花銷售渠道。這樣一來,價格保險與棉花銷售實現無縫對接,也將農業風險管理體系推向更深層次。

  “保險和期貨攜手,農戶有了抵禦風險的能力,增加了收入的穩定性。讓農戶受益的項目都是好項目,這樣的項目大家肯定願意參與。”阿克蘇地區庫車種羊場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軍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巴倫西亞:悠閒夏日
巴倫西亞:悠閒夏日
河北唐山:水鳥戲荷
河北唐山:水鳥戲荷
洪水來時,那暖心的民間救援
洪水來時,那暖心的民間救援
西安:暑期探索昆蟲世界
西安:暑期探索昆蟲世界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76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