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特寫:嫦娥四號帶給法國宇航員的夢想
2019-06-19 15:55:2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巴黎6月18日電 特寫:嫦娥四號帶給法國宇航員的夢想

  新華社記者陳晨

  “如果再有一次機會可以登上月球,我希望去月球的背面看一看。”法國宇航員讓-弗朗索瓦·克萊瓦18日在巴黎航展一個活動上説,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背軟著陸啟發了他的這個夢想,相信歐洲和中國在航太領域的合作未來將深化。

  克萊瓦1958年出生在法國,他曾于1994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1997年,他乘坐的美國“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對接,在對接飛行中,克萊瓦作為有效載荷指令長指揮了宇航員的出艙活動。

  在第53屆巴黎航展18日舉行的“巴黎航空實驗室”活動上,克萊瓦與執行過阿波羅登月任務的美國宇航員沃爾特·坎寧安等人一起,暢談了人類探月活動等話題。

  月球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潮汐鎖定”影響,長期以同一面朝向地球,背著地球的那一面因此成為吸引人類探索的神秘之地。今年1月,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克萊瓦説,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背軟著陸,是中國航太科技的突破性進步。他在講述自己對未來的憧憬時説:“如果再有一次機會可以登上月球,我希望去月球的背面看一看。”

  “正是嫦娥四號探測器的成功啟發了我的夢想。”克萊瓦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説。

  對于歐洲與中國的航太合作,克萊瓦表示:“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讓人印象深刻,而且中國始終秉持開放的態度,與歐盟各個國家積極展開航太領域的交流,我也相信歐洲和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在未來將進一步深化。”

  參加巴黎航展的中國代表也對中歐航太合作表示樂觀。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強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了中國和歐洲在航太領域合作的情況,認為雙方有著廣泛且緊密的合作。

  在發射服務領域,中方先後發射過7顆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研制的通信衛星,此外還為歐洲中小型企業和科研機構研制的衛星提供過十余次搭載發射。

  在衛星領域,“中國衛星平臺+歐洲載荷”的模式可滿足多種任務需求。例如,已經在軌服役的中星10號通信衛星和將發射的中星18號通信衛星,以及去年發射的中法海洋衛星、中意地震衛星等,都是中國與歐洲航太界合作的成果。

  在載人航太和深空探測領域,2011年中國發射的神舟八號載人飛船搭載了德國的實驗載荷。

  就在今年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在維也納聯合宣布,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從42項申請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其中就包括來自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士、波蘭、挪威等多個歐洲國家的項目。

  劉強表示,中國和歐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航太參與者。中國航太起步晚,但是近年來發展迅速,在載人航太、深空探測、衛星導航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歐洲有世界領先的航太技術,除擁有空客、泰雷茲等具有實力的公司外,還有一係列技術專精的中小型企業。他認為未來雙方在許多領域還有更多合作的空間。

  太空探索是人類共同的事業。歐洲航太局國際關係部門負責人卡爾·伯奎斯特曾表示,國際合作對未來的太空探索項目很重要,歐洲期待並重視與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日本等國家合作。

  在此次巴黎航展上,克萊瓦等宇航員一致認為,人類走向太空的目標會超越月球,未來火星將成為人類長期探索的主要目標,但目前要讓宇航員登陸火星仍存在極大挑戰,對此需要加深國際合作,共同促進太空探索向前進。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希臘克裏特島幹尼亞風光
希臘克裏特島幹尼亞風光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國際油畫展“添彩”中俄博覽會
國際油畫展“添彩”中俄博覽會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64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