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研究顯示早期碰撞使月球正面和背面薄厚不同
2019-05-22 10:39:3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華盛頓5月21日電(記者周舟)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科學團隊發現月球有朝向地球和背向地球的“兩張面孔”,形成原因可能是數百萬年前太陽係的一顆矮行星撞擊使月球“毀容”。

  研究近日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雜志:行星卷》上。

  行星科學家已知月殼並不對稱,月球正面的月殼薄,背面的月殼厚。此前有觀點認為,這是因為月球是由兩顆圍繞地球旋轉的衛星融合形成的。

  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祝夢華和德國、美國及法國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一現象更可能是由于圍繞太陽係旋轉的一顆年輕矮行星與月球發生撞擊形成的。

  祝夢華團隊對美國航太局重力恢復與內部實驗室2012年獲得的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數據幫助科學家繪制月球重力場分布圖,與月球山區、撞擊坑以及盆地等地貌特徵結合起來,推算出月球從外殼到內核之間的情況,從而重建月球的演化過程,確認其內部物質構成。

  研究人員對數據進行電腦模擬後發現,最符合的情形是一顆略小于谷神星、直徑約780千米的天體以每小時2.25萬千米的速度撞擊了月球朝向地球的一側。另一種可能是,直徑大約720千米的天體以每小時2.45萬千米的速度撞擊了月球朝向地球的一側。

  研究顯示,兩種情形都會擊起大量物質,這些物質落在月球背面的月殼上,形成5到10千米的碎片層,導致出現月球正背面薄厚不一。

  這一模型還有助于解釋月球表面鉀、磷和鎢-182等元素的同位素為何與地球表面不同,這些元素可能源于撞擊。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如何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如何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杜鵑花開峨眉山
杜鵑花開峨眉山
“鷺鳥王國”生機勃勃
“鷺鳥王國”生機勃勃
分水嶺上“山路十八彎”
分水嶺上“山路十八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52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