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西藏考古學文化序列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2019-04-03 15:20:0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拉薩4月3日電(記者春拉)記者3日從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年度業務工作公眾分享報告會上獲悉,2018年該所在西藏阿裏、山南、那曲等地開展了聯合考古發掘工作,相關成果為構建西藏考古學文化序列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填補了西藏區域性考古學文化的年代數據。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社江説,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與中科院聯合對阿裏地區革吉縣梅龍達普洞穴遺址進行了科學考古,發掘出土了動物骨骼、石制品和陶片共計1500余件。

  “梅龍達普遺址距今至少4000年,是青藏高原發現的首個史前洞穴遺址和高原腹地有明確地層資訊的細石葉文化遺址。該發現對探討青藏高原西部地區古人類生存活動、遷徙演變、人群互動交流等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研究掌握細石器技術人群在高原腹地活動的時間和生計方式提供了強有力證據。”王社江説。

  四川大學考古學係工作人員張曉雯説,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四川大學考古學係連續四個年度聯合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山南市瓊結縣邦嘎遺址考古發掘研究終于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年邦嘎遺址清理了房址、灶等各類遺跡共455處,全面揭露了距今約3000年前後的早期聚落遺存。此次發掘成果對西藏中部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考古學、社會演進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參考。”張曉雯説。

  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擁措説,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與阿裏地區札達縣文物局等聯合開展的桑達隆果墓群考古發掘表明,墓地年代為西元前200年至西元200年,對研究前吐蕃時期上部阿裏社會的形態提供了豐富資料。

  “該墓群分布密集、隨葬品豐富,出土了陶器、銅器、金器、珠飾等十余種材質遺物。考古隊員還在該遺址發現了西藏境內迄今為止首個多次反覆使用的墓葬。”擁措説。

  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扎西次仁説,在阿裏札達縣格布賽魯墓地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期間,考古隊共清理了4座墓葬、1處石框遺跡及晚期遺跡,發掘出土了陶器、金屬器及牛骨、羊骨、馬骨等隨葬品。

  “兩個年度的發掘研究顯示,該墓地有較為明顯的兩個時期遺存。第一期為西元前1600年至西元前1000年,第二期為西元前600年至西元前200年。第二期年代恰與桑達隆果墓地上限年代銜接,為構建這一區域的考古學文化序列提供了非常典型的實例。”扎西次仁説。

  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陳祖軍説,2018年與那曲市相關單位聯合發掘的班戈縣歐聶墓葬年代約為西元7世紀初至8世紀初。“該墓地是藏北那曲班戈縣境內首次經科學考古發掘的墓葬遺存,此次發掘成果填補了這一地區該時段物質文化遺存空白,對研究色林錯東岸地區隋唐時期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資料。”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一橋飛架珠江口 南沙大橋通車
一橋飛架珠江口 南沙大橋通車
江蘇泰州:千垛菜花引客來
江蘇泰州:千垛菜花引客來
外國友人“穿漢服 賞春色”
外國友人“穿漢服 賞春色”
貴州余慶:搶採“明前茶”
貴州余慶:搶採“明前茶”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432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