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這位老人穿15元的鞋,卻給家鄉捐出1000萬元
2019-01-29 17:02:5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1月29日電(記者楊思琪)她,是一位跳傘女兵;她,創新研究,造福一代空降兵;她,省吃儉用,卻將一千萬元積蓄捐獻給家鄉……這位80多歲的老人名叫馬旭,一位空軍離休幹部。

  28日,馬旭榮獲“冰城楷模”、2018“感動龍江”年度人物,再次走進公眾視野。她那滿頭白發、身穿迷彩的照片,又一次讓她在朋友圈火了。

  1933年,馬旭出生于哈爾濱市木蘭縣。14歲就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了遼沈戰役、抗美援朝。回國後,作為優秀衛生員,馬旭被保送到第一軍醫大學深造,並以全優的成績被分配到原武漢軍區總醫院工作。1961年,馬旭作為軍醫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開始從事跳傘訓練的衛勤保障。

  那時,不足1.5米的個頭,不足70斤的體重,要想成為傘兵,簡直是幻想。不甘心、不服輸的馬旭就用幾張桌子搭起DIY跳臺,每天晚上都上上下下獨自練習幾百遍……不懈的努力終于讓她突破身體條件的限制,成為一名傘兵。此後20多年間,她跳傘140多次,創造了多項紀錄。

  為了幫助空降兵在著陸時避免扭傷,馬旭和丈夫顏學庸潛心研究,創新開發出“充氣護踝”。此後,馬旭又研制出“單兵高原供氧背心”。

  離休不離研究,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馬旭依然在醫學科研上下功夫。她與丈夫刊發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和科研體會,一些研究填補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空白。

  為了跳傘,馬旭在結婚後的第二個月就做了節育手術,一生無子女。她和丈夫都是師級離休幹部,卻果斷放棄部隊安排的住房,搬到武漢市遠郊區。如今,他們住的是農家小院,吃的是馬鈴薯、地瓜,穿的是縫了又縫的舊衣,過著極為簡單樸素的生活。馬旭説,她最好的一雙鞋就是花15塊錢買的紅棉鞋。

  就是這樣攢下的工資和科研報酬,馬旭全部捐獻給家鄉哈爾濱市木蘭縣,全部用作木蘭縣的教育、文化和科普事業發展。馬旭説:“如果不是父老鄉親,我早就餓死了。雖然回家鄉的次數少,但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有感情。”

  有網友説,馬旭帶給人們的是揮之不去的感動,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她用行動詮釋著家國情懷。

  “和那些已經遠去的戰友相比,我能活著就是無上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為祖國做貢獻是無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奮鬥不止。”馬旭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
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
濟南西站推出“春運照相館”
濟南西站推出“春運照相館”
小年到 年味濃
小年到 年味濃
北京:年味漸濃
北京:年味漸濃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6012100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