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在阿拉山口火車站,高寶路檢查停靠在站內的中歐班列(1月16日攝)。
“2005次列車進站,5道接車。”1月16日,在新疆阿拉山口火車站,運轉車間車站助理值班員高寶路接完一趟列車返回屋內,又接到值班員新的指令。顧不上喝一口熱茶,拿起對講機,他又衝到股道間立崗等待接車。
今年56歲的高寶路1991年來到阿拉山口,是參與建站的18條漢子之一。作為“鐵二代”,扎根國門28年間,他每天在股道間奔走超過15公里,除了接發車輛任務,還要對站內停留列車進行仔細檢查,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都默默守護過往的每一趟列車。
阿拉山口火車站是我國西部最重要的鐵路口岸站之一。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和中歐班列開行,阿拉山口站日漸成為溝通中歐及中亞各國的重要通道。據阿拉山口海關統計,2018年1-12月,阿拉山口海關共監管中歐班列2605列,同比增長16.69%。
“隨著貿易量不斷加大,車站從成立之初的7條股道,發展到如今的66條股道,我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高寶路説,“即便如此,也容不得半點馬虎,阿拉山口是國門,我的責任重于泰山。”
受高寶路的影響,女兒高夢穎2015年大學畢業後也到阿拉山口火車站,成為一名車站翻譯。如今,兩代人共守國門,見證著阿拉山口口岸由邊陲小鎮逐漸變成向西開放的國際樞紐。
新華社發(丁磊 攝)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