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退田還湖助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擴容近800平方公里
2018-11-12 16:19:4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長沙11月12日電(記者 周楠)記者從湖南省水利廳了解到,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通過近年來不斷加大退田還湖力度,洞庭湖調蓄面積持續擴大,目前較1978年增加了779平方公里,防洪排澇效益明顯提高。

  洞庭湖在歷史上一度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向來是全國防汛抗災的主戰場、治水的難點、水利建設的重點。多年來,上游帶來的大量泥沙使洞庭湖湖底不斷抬高,形成肥沃的洲土,客觀上給湖區群眾留下了圍湖造田的空間。據悉,圍湖造田和泥沙淤積,使洞庭湖面積由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縮減到1978年的2691平方公里。洞庭湖從我國第一大淡水湖縮減為第二大淡水湖,蓄洪能力明顯減弱,調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威脅到整個長江中下遊的防洪安全。

  針對洞庭湖調蓄能力不斷衰減的狀況,國家于1985年至1996年開展了洞庭湖一期治理,主要包括11個重點垸堤防加固、蓄洪垸安全設施建設、洪道整治等,提升了湖區的抗洪能力。1998年洪災之後,國家開展了洞庭湖二期治理,治理思路發生了重大轉變——從一味地“堵”到適當地“疏”,重點實施“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工程。

  據湖南省水利廳廳長詹曉安介紹,自洞庭湖二期治理開展以來,洞庭湖區不斷加快退田還湖、移民建鎮,截至2018年共平退堤垸333處、搬遷55.8萬人,洞庭湖調蓄面積比1978年擴大了779平方公里。接下來,湖南省將繼續在洞庭湖區實施係統治理,繼續完善防洪排澇抗災體係,努力增加枯水期入湖水量,加快推進洞庭湖區河湖連通工程,深入開展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海洋六號”科考歸來
“海洋六號”科考歸來
埃及塞加拉古墓群新發現7座法老墓葬
埃及塞加拉古墓群新發現7座法老墓葬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江西:“臍橙之鄉”豐收採摘忙
江西:“臍橙之鄉”豐收採摘忙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6112370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