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陜西富平:金秋柿紅豐收年
2018-10-24 16:06:3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安10月24日電 題:陜西富平:金秋柿紅豐收年

  新華社 記者 雷肖霄

  霜降前後,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呈現出一幅柿子豐收的美麗圖景。

  姚軍航右手將柿子固定到半自動削皮機上,左腳踩下踏板,柿子在機器上飛速地旋轉起來。他左手拿著刮刀輕放在旋轉著的柿子上,嫺熟地完成了一個柿子的削皮工作。“我一分鐘能削十幾個柿子哩。”姚軍航得意地説。

  削皮,是制作富平柿餅的重要工序之一。作為柿子的優生區,富平柿餅歷史悠久。每逢霜降時節,富平的果農們便開始了柿子的採摘工作,隨後將採摘回來的柿子進行清洗、削皮、懸挂等工序,經過一個多月晾曬,柿子表面逐漸形成了一層“白霜”,底色紅亮、軟糯黏潤的柿餅便“問世”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柿餅加工方法局限了産業的壯大。2015年起富平縣開始引入龍頭農業企業,引領富平柿子産業發展。寬闊明亮的廠房,高效便捷的流水線,安全衛生的操作間……在富平一個柿餅加工車間,改良後的柿餅加工工藝映入眼簾。

“這是全自動削皮機,平均每3秒就能完成一個柿子的削皮工作,削好皮的柿子會被傳輸線自動送到懸挂處進行挂果。”車間工人介紹道,現代工藝的引進,使得柿餅的生産周期由45天左右縮短至20余天。

  柿汁、柿酒、柿醋、柿脯、柿子茶……如今,富平柿子已經形成了從生産端到銷售端全覆蓋的産業鏈條。截至目前,富平全縣柿子種植總面積達到25萬畝,年産鮮柿6萬余噸,加工柿1.3萬噸,産值達10億多元。産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帶動了貧困戶實現“造血式”脫貧。

  劉建民是富平縣淡村鎮都村村民,過去依靠外出打零工賺錢,收入不穩定,也無法照顧孩子。去年開始,劉建民進入一家農業企業生産部工作。“現在一個月工資就3000元,日子越過越有勁兒了!”劉建民笑道。

  據了解,富平縣通過擴大柿子種植面積,發展柿子産品加工業,參與銷售與流通等方式幫助貧困戶,目前已有2100多戶像劉建民一樣的貧困戶,依托柿子産業實現了脫貧。預計到2025年,富平縣將柿子種植面積擴大到40萬畝,鮮柿産量達到50萬噸以上,柿餅産量達到10萬噸以上,實現年産值50億元以上。

+1
【糾錯】 責任編輯: 程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柿子深加工促增收
柿子深加工促增收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霜降秋深景宜人
霜降秋深景宜人
曬秋圖
曬秋圖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69112360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