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張藍圖激活發展潛能——空間規劃改革的寧夏探索
2018-08-09 18:25:3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銀川8月9日電題:一張藍圖激活發展潛能——空間規劃改革的寧夏探索

  新華社記者陳曉虎、何晨陽

  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14個自然保護區全部被列為禁止勘查開採區,已開採五六十年的煤礦、亂挖二三十年的砂廠、運作多年的風電設備等全部停産退出並進行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中央批準寧夏回族自治區開展空間規劃改革(多規合一)試點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破難題、闖難關,從山到水、從湖到河、從城鎮到鄉村,用全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標明生態紅線,劃定發展底線,鐵腕治污重塑綠水青山。現在,寧夏大地,正被好山好水好生態激活發展新潛能。

  勇于碰硬破梗阻,刀刃向內解痛點

  “空間規劃改革,不同于以往簡單制定一紙規劃,而是把省域作為一個整體,打破部門壁壘和區劃分割,優化空間布局和資源配置,建立統一的規劃體係、統一的資訊平臺,用生態紅線限定開發邊界,把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保規劃等多規合一,繪就一張藍圖。”寧夏回族自治區規劃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李曉龍説。

  打破部門壁壘並非易事。“十二五”期間寧夏全區編制各類規劃達1300多項。在産業發展規劃方面,僅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産業帶的相關規劃就有40多個。而且不少規劃對建設用地需求過多,與城市功能和人口布局存在供需矛盾。

  一張藍圖,是破解規劃“碎片化同質化”的“利器”。2016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批準寧夏開展空間規劃試點。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按照中央要求整合各類空間性規劃,著力解決空間規劃各自為政、相互打架等問題。

  空間規劃改革試點是一項利長遠的探索。

  試點伊始,寧夏成立了自治區黨委書記任組長,政府主席任第一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新成立的規劃管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獨立行使空間規劃編制和管理職能,統籌各職能部門和各地級市與空間規劃相關事務。

  針對規劃不科學問題,寧夏用兩個多月開展全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開發適宜性“雙評價”,深入進行人口、産業和資源環境等專題研究。針對“規劃打架”問題,寧夏堅持“生態優先、總量控制”等原則,解決耕地、林地、牧草地等用地衝突1.27萬平方公里。

  科學界定“三區三線”,“四上四下”細化落實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負責人説,多規合一最後統一到什麼底圖上,是空間規劃編制的重中之重。通過與各相關部門和市縣認真研究,大家一致認為要把劃定生態、農業、城鎮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區三線”作為底圖,有機疊加其他各類規劃。

  為探索省市縣空間規劃協同經驗,寧夏選取5個地級市和3個縣作為試點,由自治區在基礎數據、空間布局、指標管控等方面提出要求,市縣結合本地實際對落實管控指標和要求做出具體空間規劃編制。

  省級空間規劃和市縣空間規劃編制深度不同,內容各有側重,為確保規劃落地,必須進行相互銜接與校核。寧夏採取“四下四上”的工作方式,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及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等方面,實行省級與市縣相互校核,以有助于省級規劃與市縣規劃的無縫對接,使規劃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空間規劃涉及大量數據分析、比對和整合,必須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才能完成。寧夏結合規劃管理體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形成了“1+6+1”的資訊平臺,即1個數據中心、6個應用係統、1個門戶網站,將各類規劃數據統一入庫,與市縣資訊平臺實現資訊共用,市縣項目選址、審批和監測等可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

  築空間治理體係,助生態文明建設

  編制空間規劃最終目的是加強空間治理。只有空間規劃和空間治理兩個“輪子”一起轉,才能使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的要求落地。

  在編制空間規劃的同時,寧夏將原來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空間發展戰略條例》修訂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空間規劃條例》,明確執行規劃的法律責任。通過建立生態保護補償和幹部差異化考核、問責機制,把空間治理與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緊密結合。

  “空間規劃、多規合一,與每個人生活密切相關。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只有一圖管控,一表申請、並聯審批等審批服務模式才能順暢推行。”寧夏回族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體改處副處長謝方説,空間規劃這張藍圖繪就後,寧夏行政審批流程將進一步優化,時限將大大縮短。

  劃定生態紅線,方能守牢綠色底線。在編制空間規劃基礎上,今年6月底,寧夏對外公布劃定的1.28萬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佔國土總面積的24.76%。

  持續強勁的發展脈搏,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選擇中勃勃跳動。近年來,山水生態正成為寧夏全域旅遊的金字招牌。今年上半年,寧夏全區旅遊接待1699.51萬人次,旅遊收入138.69億元,同比增幅均超過10%,預計全年將實現接待遊客34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300億元。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負責人説,空間規劃試點工作是寧夏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件大事,將通過空間規劃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把實施空間規劃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脫貧富民和生態立區戰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贏。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相關新聞
  • 寧夏確定首批15個服務業品牌化建設項目
    記者從寧夏發改委獲悉,為發揮品牌化對服務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升寧夏服務品牌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寧夏近日確定了森淼、大武口涼皮等15個寧夏首批服務業品牌化建設項目。
    2018-08-09 14:43:35
  • 寧夏44項國土資源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不見面”辦理
    目前,除法定需見面辦理的不動産登記事項外,寧夏區市縣三級44項國土資源政務服務事項已全部實現“不見面”辦理,行政審批均件次辦結時限比承諾時限節省近5個工作日。
    2018-08-08 09:47:03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粵港澳籌建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
粵港澳籌建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
雲端俯瞰北盤江大橋
雲端俯瞰北盤江大橋
新疆:遠方的路
新疆:遠方的路
武漢青山長江大橋主跨首節鋼梁架設成功
武漢青山長江大橋主跨首節鋼梁架設成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324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