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腸道細菌有望防治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2018-07-31 10:41: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美國斯坦福大學領銜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提高一種腸道細菌的水準,也許能幫助防治由沙門氏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宿主與寄生體》雜志上報告説,他們在小鼠實驗中觀察到,體內富含擬桿菌的小鼠能有效抑制沙門氏菌。擬桿菌在代謝過程中會産生包括甲酸、乙酸、丙酸在內的一係列短鏈脂肪酸,抗沙門氏菌效果較好的小鼠體內的丙酸含量尤其高。

  研究人員指出,許多短鏈脂肪酸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力,但丙酸不是這樣,它直接抑制沙門氏菌的生長,方法是大幅度增加沙門氏菌內部酸度,從而延長其增殖生長所需的時間。

  負責研究的斯坦福大學丹尼絲·莫納克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説,每個人在被細菌感染後都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生病,有些人安然無恙。“為什麼不同人有不同的反應,這一直是個謎,我們的發現也許為該現象提供一些解釋”。

  研究人員希望最新發現為治療沙門氏菌感染提供新思路。目前,治療沙門氏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有時會使用抗生素,這不僅可能增加細菌抗藥性,還可能會誤殺腸道“好”細菌,讓病情反而變得更嚴重。用擬桿菌産生的丙酸進行治療,也許能幫助克服這些問題。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人感染這種病菌後會出現發熱、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病情往往持續4天至7天,嚴重時會死亡。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或免疫力有缺陷者更易感染這種病菌。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愛心冰櫃”分享清涼分享愛
“愛心冰櫃”分享清涼分享愛
盛夏荷趣
盛夏荷趣
瀋陽大熊貓住進空調房清涼度夏
瀋陽大熊貓住進空調房清涼度夏
海上登陸賽障礙賽打響 中國隊包攬前3名
海上登陸賽障礙賽打響 中國隊包攬前3名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3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