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高品質發展需要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來自2018金融街論壇的觀察
2018-05-30 18:04:3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高品質發展需要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來自2018金融街論壇的觀察

  新華社記者譚謨曉、劉慧

  中國經濟踏上高品質發展新征程,金融業如何為實體經濟做好服務?在近日舉行的有著“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風向標”之稱的金融街論壇上,來自政府部門、金融市場、高校等的與會人士共議金融改革開放,為金融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援,如何讓金融活水更多、更好地流入實體經濟?

  “金融業應緊密結合實體經濟,把握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説,金融機構應該與企業做好溝通,全面了解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和困難所在,保障融資渠道暢通。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銀行保險業要著力服務于國家重點戰略、重點領域、重點工程和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用好信貸增量,盤活資金存量,優化信貸投向;發揮好保險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提升農業、養老、健康等領域的保險供給能力;還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著力解決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的融資難題。

  服務好實體經濟,需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需要不斷擴大資本市場優質供給。”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説,深交所將豐富籌資形式,拓寬融資渠道,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公司債,特別是雙創債以及資産證券化産品等工具,不斷做大做強。

  防風險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

  “防范金融風險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説,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變,必須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核心就是通過改革的方式改善市場環境,提高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

  防止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論壇上,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有關負責人在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舉措。

  黃洪説,銀行保險業要穩步推進風險防范工作,堅持治標和治本兩手抓。治標就是要集中力量,優先處理可能引發係統性風險的問題;治本則是要在健全股權管理和公司治理等關鍵制度,加強銀行和保險産品監管等方面有新突破。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將持續加強交易所一線監管,大力推進賬戶實名制,全面強化市場主體監管,保持稽查執法高壓態勢,嚴厲查處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

  “互聯網時代,一些金融活動容易突破地域限制,積聚風險。”北京市市長陳吉寧説,要創新監管技術與方法,發揮好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在金融監管當中的作用,不斷提升地方金融工作的能力和水準。

  金融監管能力要與開放程度相匹配

  今年以來,我國金融領域改革開放舉措連連。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開放正有序推進,一些政策已經落地。

  “金融業進一步開放是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説,在開放的過程中要重視防范金融風險,使金融監管能力與開放程度相匹配。一方面要加強宏觀審慎管理,補齊金融管理短板,做好政策配套,健全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總結經驗,提高監管能力,培養監管人才。

  易綱表示,金融管理部門要加強依法監管,要堅持金融業務持牌經營。只有在監管到位的情況下,金融開放才能夠起到促改革、促發展的作用。

  銀保監會業務創新監管部門負責人李文紅説,為適應金融業開放要求,銀保監會將按照立法程式啟動對相關法規的修改。同時,還將完善配套監管制度和風險防控機制,確保監管能力與開放水準相適應。

+1
【糾錯】 責任編輯: 卓越
相關新聞
  • 央行:金融監管應與金融開放相匹配
    自博鰲論壇宣布大幅放寬包括銀行業在內的市場準入後,中國人民銀行和各金融監管部門明確了下一步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措施接連落地。談及金融開放原則時,易綱指出,對外對內開放、匯率形成機制和資本項目可兌換“三駕馬車”需相互配合,共同推進。
    2018-05-30 07:57:46
  • 易綱詳解我國金融業開放三原則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9日説,與我國經濟金融發展要求相比,金融業開放還有很大空間,擴大金融業開放要遵循三條原則,同時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消費者保護。
    2018-05-29 19:21:55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全國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全面展開
全國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全面展開
孩子們的“紅領巾護路志願隊”
孩子們的“紅領巾護路志願隊”
搶抓農時夏種忙
搶抓農時夏種忙
“雙胞胎村”的快樂童年
“雙胞胎村”的快樂童年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67112291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