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環保“天眼”來了!監測、審計、執法都少不了它
2018-05-17 21:23:4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長沙5月17日電(記者白田田 陳俊)低空盤旋、確定經緯度、查證核實地點……近日,湖北省環保廳出動無人機,對荊州市監利縣秸稈露天焚燒情況進行現場巡檢。原來點多、分散的焚燒點,在無人機的空中“巡視”下一目了然,環保部門根據影像即時出具報告,隨後將按照大氣污染防治相關規定,對直接責任人進行問責和處罰。

  這只是無人機、衛星等“天眼”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一個小應用。地理國情監測、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環境執法等領域,“天眼”的應用日益廣泛。

  近年來,湖南省國土部門利用衛星遙感等手段,對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長株潭城市群“綠心”、礦山復綠等進行專題監測。武漢市採用衛星遙感影像對比分析土地、水利、森林、大氣品質的變化,運用無人機技術設備查看湖泊、河流全貌和無法涉足的細節。

  湖南省遙感中心遙感室副主任賀秋華説,從2014年開始,研究人員對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地表覆蓋持續進行監測,發現採砂現象少了、畜禽養殖場少了、圍網捕魚的設施拆除了,破壞生態的行為逐漸得到遏制。

  15日,記者來到長江幹線岳陽段的君山區蘆葦總場,看到沿岸蘆葦如綠波蕩漾,連綿不見盡頭。蘆葦場的一位老職工説,過去這裏有一個佔地面積50畝的華龍砂石碼頭,砂石由傳送帶運到岸上,堆積如山,還建有混凝土攪拌站,到了晚上也燈火通明。

  如今,華龍砂石碼頭被拆除、復綠。從湖南省遙感中心提供的2014年至2018年的衛星圖片上可直觀看到,2018年以前,這片區域一直有塊泥土顏色的“傷疤”,實際上那是砂石堆放的影像。到了今年,這塊“傷疤”顯露出了綠色。

  2017年底,湖南實施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清理外來物種歐美黑楊。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圖,成了整治進度和成效的有力證明。專家們根據地表影像特徵,便能確認哪些區域的楊樹已經被砍伐。監測結果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黑楊全部清退。

  從2018年起,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由試點階段進入全面推開階段,而審計能否過關,很大程度上由“天眼”説了算。據了解,傳統審計主要是看資料、查報表,而“遙感審計”基于地理資訊和遙感影像,使得審計內容實現了可量化、可視化,提高了審計的準確度和工作效率。

  人在做,“天”在看,很多環境違法行為難逃“天眼”。一位從事遙感監測的專家説,今年他們通過衛星遙感,發現某地“禁養區”疑似存在多個養殖場,因為養殖場的屋頂影像和其他建築不同,具有明顯特徵。有關部門根據他們反饋的這一資訊,到達現場後查實了違法養殖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遙感影像包含國土空間開發、水資源與水環境等資訊,違規佔用農田林地、非法露天開礦、非法排污等行為將越來越難逃“天眼”。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貴陽:阿哈湖美景入畫來
貴陽:阿哈湖美景入畫來
智能科技:擁抱已來的未來
智能科技:擁抱已來的未來
高科技閃耀第二十一屆北京科博會
高科技閃耀第二十一屆北京科博會
湖南張家界:中外遊客體驗農耕文化
湖南張家界:中外遊客體驗農耕文化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284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