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重慶一些“魔鬼路段”事故多發 是設計不佳,還是司機操作不當?
2018-05-14 18:13:45 來源: 工人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滬渝高速重慶洛磧至華山隧道路段平均兩天發生一起車禍。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僅今年4月29日至5月1日,該路段就發生交通事故20余起,共有58輛車受損,“車損保守估計在80萬元以上”。

  如此密集的交通事故不得不令人深思:“天災”還是人禍?《工人日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車禍原因千奇百怪,人禍是主因

  重慶高速執法部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段路全程約12公里。

  記者查閱了該路段事故車輛車禍原因,大多係明顯的人禍。如4月28日的車禍,是因為車流量較大且後方車輛跟車距離過近導致。2017年12月2日晚,在該路段發生兩起車禍事故。其中一起是一輛裝有危險化學品的罐車輪胎突然發生自燃引起的。另外一起,竟然是一位女司機在行車過程中,觀看這起事故熱鬧引起的。

  據該轄區內的重慶高速執法人員分析,除特殊的地理條件導致道路情況先天不足外,車輛超速行駛、駕駛員爭道搶行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據悉,該路段為主城往渝東北方向遊玩返城的必經路段,車流量很大。而華山隧道通行能力受限,只有兩條車道可供通行,且進入隧道車輛會有一個從明到暗的光線適應過程,會出現較為明顯的降速,通行速度會受較大影響,使之成為瓶頸路段。而有些駕駛員不遵守交通規則,抱有僥倖心理。很多車輛跟車距離過近,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遇前方堵車時,極易引發追尾事故。還有部分車輛隨意變道加塞引起擦剮、碰撞事故,且發生輕微事故後沒有按照相關要求及時撤除現場,容易造成後方擁堵及次生事故。

  整治“魔鬼路段”減少事故發生

  重慶坊間流傳這樣一個段子:來渝參加活動的韓寒去了一趟南山,本意是衝著泉水雞一條街的美名與美味。哪知,裹著花椒和辣椒的雞肉沒有給他留下多深印象,倒是乘車上山的城市公路給了他驚喜,禁不住讚嘆:“這裏完全可以成為賽道。”

  U型彎、剪刀路,40度起步加6米窄道再湊上一套5連發卡彎的重慶公路,是中國最刺激的道路。曲曲彎彎,沿山而上,順勢而下,剛剛衝上一個坡,馬上就要轉彎下山。看不到一條路的盡頭。沒有消失點,沒有透視,放眼看去,路消失了。要麼它拐彎了,要麼它下坡了。

  重慶交通大學教授李淑慶曾代表交大與公路局等部門,發起過以《重慶市二級公路限行超限路安全措施保障研究》為命題的調查,對于“魔鬼彎道”,他曾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進行調研。

  李淑慶説,其實所謂的“魔鬼彎道”,一般都是彎度半徑過小、地段先天缺陷,這種困難地段修建的道路多為極限坡度。加之彎坡組合,既有坡又有彎。對于這些受地形條件限制的彎道,應多增加警示標誌、減速帶或者護欄。他建議,在某些地段,對大型車輛進行限制,比如以分時間段的方式來加以控制,並劃分貨車專用車道。另外,還可以增設稱重設備,超載超限貨車不得上路等。

  在涪陵區新妙鎮附近,最近一兩年,這個下坡急轉彎路段已經發生了30多起車禍。記者駕車親自感受了一下。這段長下坡大約有兩公里左右,路面雖然設置了減速帶,但效果不明顯。在長下坡中段,有一個近180度的大急彎,對于慣性較大的貨車而言,如果不謹慎駕駛,很容易發生事故。

  重慶交通大學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長劉偉認為,“魔鬼彎道”如果説是設計問題,可能説不過去。並不是每個設計都能百分之百的完美,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為這跟重慶的地形有關。重慶地貌主要以丘陵、山地為主,而且坡地面積比較大,所以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很多公路都是根據地形來設計的。“魔鬼路段”其實並不是真的有魔鬼,駕駛員通過時注意觀察、減速慢行,才是最重要的。記者 李國 實習生 周蘇敏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雷東瑞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深圳核發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
深圳核發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
鄉村古寨擺長桌宴迎賓朋
鄉村古寨擺長桌宴迎賓朋
福州立交橋穿“綠衣”減灰又降溫
福州立交橋穿“綠衣”減灰又降溫
杭州花圃 月季競香
杭州花圃 月季競香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675112283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