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特寫:“一帶一路”上的馬來西亞舞獅人
2018-02-16 10:35:3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吉隆坡2月16日電 特寫:“一帶一路”上的馬來西亞舞獅人

  新華社記者林昊 朱煒

  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一家不起眼的騎樓店面外,留著一縷白胡子的蕭斐弘舉著一個舞獅頭,仔細端詳。身後的店鋪稍顯雜亂,堆放著原料、設備和幾個獅頭。再往後的墻上,挂著各式各樣的獲獎牌匾,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現年63歲的蕭斐弘祖籍廣東潮州,從小練習舞獅,後來創立了萬勝行龍獅藝術制作坊,獅頭産品供不應求。蕭斐弘更廣為人知的稱號是“馬來西亞獅王”,他帶領舞獅隊屢屢在國際舞獅大賽中獲獎,將馬來西亞舞獅推向國際舞臺。

  這一切離不開蕭斐弘從小受到的熏陶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小時候,他跟著父母看大戲、練武術,無形中培養出自己對武術、舞獅的喜愛。

  蕭斐弘説,自己家裏原本經營農場,最終將舞獅變為職業出于偶然。當年馬來西亞與中國間的往來並不頻密,難以獲得舞獅方面的器材,于是蕭斐弘開始制作獅頭。

  一些朋友見他獅頭做得好,紛紛找他幫忙。就這樣,“玩票”變成了職業。“我做第一個獅頭大約在1983年至1985年之間,到了1986年正式成為我的職業,”蕭斐弘説,“愛好成為終身職業,我覺得非常幸運。”

  從1986年創立萬勝行龍獅藝術制作坊,30多年來,蕭斐弘對舞獅的看法逐漸有了改變和升華。“起初我只是覺得舞獅給人一種很威武的感覺,而我本人又喜歡武術。到了後來,我開始覺得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蕭斐弘的思考逐漸深入。“所謂的文化傳承,到底要傳什麼?是表面的技藝,還是精神內涵?”漸漸地,他有了自己的答案。“我覺得,技藝也好,運動也罷,都需要有內涵,要讓道德、理念、精神集于一身。”

  “人們看到舞獅,立刻想起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精髓在哪裏?並不只是外表。就像舞獅很威猛,其實它真正的價值還是在于文化內涵。”蕭斐弘説。

  蕭斐弘的徒弟既有馬來西亞華人,也有其他族裔,還有來自法國、西班牙、智利等國的外國人。他時常向弟子們灌輸自己的理念。“我經常對他們説,師父可能在技藝上無法讓你達到很高的高度,但至少希望你學有所成,即便學不到技,也能學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在蕭斐弘看來,中華文化是一個大熔爐,沒有霸道的思想。正如今天的“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乃至整個世界范圍內,在經濟和文化等領域取得的成果是雙贏的。“不是為了從你身上得到什麼,而是我們大家能夠實現共贏。”

  白天工作之余,蕭斐弘會把獅頭套在頭上,向前來參觀的小朋友耐心講解。到了晚上,他經常指導本地舞獅團練習。他説,自己正在寫書,力爭把舞獅的套路、鼓譜等記錄下來,以便今後流傳下去。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櫻花初綻引客來
櫻花初綻引客來
春運中的浪漫風景
春運中的浪漫風景
成都大熊貓寶寶雪地撒歡迎新春
成都大熊貓寶寶雪地撒歡迎新春
重慶現1440度魔幻“旋轉”公路
重慶現1440度魔幻“旋轉”公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260112242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