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鄭州為拆遷村建村史館留住鄉愁
2018-01-30 17:33:4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1月30日電(記者劉懷丕)戲臺、石碾、風箱、織布機……推門走進鄭州市鄭東新區穆莊村村史館,一件件老物件,一張張老照片,記錄著這片土地的往昔風華。

  近些年來,鄭州市城鎮化快速推進,全市城鎮化率由2012年的66.3%提高到2016年的71%,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凈增220平方公里,在這個過程中不少村莊被拆除。為了記錄變遷、留住鄉愁,鄭州市下發文件啟動了拆遷改造村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支援建設村史館、編纂村志,穆莊村所建的村史館就是一個縮影。

  在村史館裏,看到一張二層筒子樓黑白照片,37歲的穆東亮伸手指向照片上的一間屋子。“這就是我1999年剛當老師時的辦公室,筒子樓學校是在村裏火神廟的原址上建的,條件簡陋得很。”一張老照片勾起了這位原穆莊小學語文老師的回憶,穆東亮現在就職于在穆莊土地上新建的鄭州市商鼎路第一小學,學校環境幽雅、設備現代。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變化大的不止學校。”穆莊村主任趙新琴今年52歲,是穆家的兒媳婦,説話幹練爽利。她介紹,原來穆莊這一帶地勢低洼,一下雨容易澇,家家戶戶住得窩窩囊囊,哪像如今住著樓房,過得亮堂排場。

  1961年買第一輛自行車、1971年買第一臺手扶拖拉機、1980年買第一臺黑白電視機、2011年通第一趟公交車……在鄭州市二七區紅花寺村村史館裏,展板上介紹的多個村中的“第一”,寫滿了紅花寺人的驕傲。紅花寺村在2015年拆遷,目前已改名為紅花寺社區。紅花寺社區黨支部書記鄭國慶説:“紅花寺村的故事可以上溯到唐朝,拆遷以後原址原貌不復存在,建村史館、編村志,就是為了給村民以及子孫後代留點念想。”

  在紅花寺村拆遷前,鄭國慶請來航拍隊拍下了全村風貌,請攝影師記錄了村民生活。之後,他組織9人的村志編纂班子,通過一年多的辛勞調查和寫作,終于在2017年6月出版了一本近20萬字的村志。這本村志包括環境、人口、鄉村建設、黨政建設、民風民俗等15個部分,內容詳盡到哪家哪年建了幾間房,對村內名人還做了人物傳略。

  “截至目前,鄭州市已編纂完成村史399本,已建成村史館78個。”鄭州市城鎮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吳新勇説,這項工作受到了動遷群眾的擁護,讓他們在了解村莊發展變遷、傳承民間文化中留住了鄉愁,記下了鄉情,傳續了文脈,調動了廣大群眾為建設家鄉作出更大貢獻的積極性。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敏彥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哈爾濱東北虎進行野化訓練 雪地裏追雞
哈爾濱東北虎進行野化訓練 雪地裏追雞
黃墻紅瓦莊嚴寧靜 南昌千年古寺的別樣雪韻
黃墻紅瓦莊嚴寧靜 南昌千年古寺的別樣雪韻
湖北保康高山霧凇美如畫
湖北保康高山霧凇美如畫
貴州樹木開冰花 遠望似“千樹萬樹梨花開”
貴州樹木開冰花 遠望似“千樹萬樹梨花開”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20112234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