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2017,財經反腐利劍出鞘
2017-12-21 19:41:0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2017,財經反腐利劍出鞘

  新華社記者 譚謨曉

  項俊波、楊家才、王銀成、姚剛、張育軍……這些財經圈人士並不陌生的名字,在2017年由于別樣的原因受到格外關注。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這一年,是全面從嚴治黨和懲治腐敗的關鍵一年,數名財經高官落馬或被處理,財經領域反腐力度空前。

  剷除金融腐敗“毒瘤”,國資國企係統加力反腐,打擊權力尋租……利劍出鞘,制度的籠子不斷扎緊,風險防范意識增強,為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今年以來,金融領域債券違約、激進投資等風險事件時有發生,這其中有部分金融機構規則意識淡漠的原因,也與個別手握監管權、審批權的監管人員和少數金融機構“貓鼠一窩”,合謀實施利益輸送息息相關。

  金融腐敗擾亂金融市場秩序,令市場無法有效發揮配置金融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這種“反作用”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復雜性,打擊難度大,對國家金融安全造成的危害也大。

  對金融領域腐敗要堅決查處、嚴懲不貸。反腐鐵拳下,保監會原主席項俊波、銀監會原主席助理楊家才、中國人保集團原總裁王銀成、證監會原副主席姚剛、原主席助理張育軍,均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體現了中央清除金融腐敗“毒瘤”,不斷凈化市場環境的決心。

  從違法違紀特點來看,項俊波等人手握大權,但這些權力成了他們尋租的工具,也是金融亂象叢生的重要原因,破壞了金融市場秩序,損害了金融業形象,危害金融安全,更危害實體經濟發展。

  金融領域之外,國資國企係統反腐敗力度也在加碼。國務院國資委原副主任張喜武、冀中能源集團原董事長王社平、原副董事長郭周克、中國中煤能源原總裁高建軍、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原總經理蔡希有等均因嚴重違紀被立案審查。

  從審查情況來看,張喜武等人或把手中的公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箱”,或把國有企業當作個人的“提款機”,他們精通監管規則,熟悉國資國企運作手法,幾乎“一人説了算”,涉案金額巨大,嚴重威脅國有資産安全。

  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提出的堅決防止賤賣國資、違規交易和利益輸送等違紀違法行為,決不允許把國有資産裝進“私人口袋”,防止損公肥私、侵吞國有資産等腐敗行為,正是此中要義。

  防止腐敗,特別要強化對重要權力部門、關鍵環節和敏感崗位的監督制約,這需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作用。

  今年以來,財經領域有關部委紀檢組長相繼發生變化,趙惠令接替被“雙開”的莫建成任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組長,李欣然接替杜金富任中央紀委駐銀監會紀檢組組長,林國耀接替陳新權任中央紀委駐保監會紀檢組組長,徐加愛接替王鴻津任中央紀委駐人民銀行紀檢組組長……

  新的紀檢組長如何推進財經領域反腐,將給監管帶來怎樣的影響值得關注。可以肯定的是,反腐沒有休止符,財經領域更是如此,任何人觸犯黨紀國法都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黨內決不允許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

  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財經領域作為金錢與權力深度糾纏、利益和資源相對集中的“高地”,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從制度上預防履職中可能産生的腐敗問題和道德風險,築牢公私分開“防火牆”,打好公正履職“防疫針”,防止國有資産流失,防范金融領域腐敗風險,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相關連結:

反腐國際追逃追贓:國外“織網” 國內“築壩”

山西煤炭行業反腐調查:7大集團5家高管淪陷

腐敗是經濟的“毒瘤”——中國經濟學家盼反腐持續推進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801112214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