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北鬥三號成功發射 計劃到2020年完成35顆衛星組網
2017-11-06 07:29:27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新華社發(楊志遠 攝)

  北鬥三號發射 啟動全球組網

  計劃到2020年完成35顆衛星組網;定位精度較北鬥二號提升1至2倍

  昨晚19時45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北鬥三號第一和第二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開啟了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全球組網的征程。

  未來三年,我國將迎來新一輪北鬥組網衛星高密度發射。根據計劃,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完成35顆北鬥三號衛星的組網,構建媲美並在某些指標上超越GPS的北鬥全球係統,為全世界提供服務。

  飛行3個半小時抵達預定軌道

  昨晚,經歷3個半小時飛行後,長三乙火箭與遠徵一號乙上面級將兩顆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宣布,此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自從我國2000年發射第一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以來,昨晚發射的衛星已經是第24和25顆北鬥導航衛星。

  新京報記者從北鬥三號衛星研制方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了解到,與北鬥二號係列衛星相比,北鬥三號在載荷、星間鏈路、鐳射通信等多項技術上實現了提升。例如,北鬥三號衛星配置了新一代原子鐘:星載氫原子鐘,其精度將比此前北鬥衛星原子鐘提高一個數量級,繼而將提升導航定位的精度水準。

  2020年35顆衛星組網 提供全球服務

  據中國衛星導航係統管理辦公室公布的計劃,以此次任務為起點,我國將迎來北鬥三號衛星高密度發射。到2018年年底,將有18顆北鬥衛星發射升空,服務區域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周邊國家;到2020年,將完成35顆北鬥三號衛星的組網,向全球提供相關服務。

  這是我國北鬥係統建設的第三步。2000年,我國建成了由2顆衛星組成的北鬥一號試驗係統,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走出了第一步。2012年,我國建成由14顆衛星和32個地面站組成的北鬥二號係統,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走出第二步。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秘書長王博教授告訴新京報記者,由于北鬥衛星的布局特點,低緯度地區的導航精度最高,因此在亞太地區産生了廣泛應用。

  目前,全球共有四大導航係統: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鬥。未來北鬥將與其他係統相容,利用總計100顆以上的衛星,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 揭秘

  “勞模火箭”運送北鬥升天

  此次承擔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火箭,屬于長三甲係列火箭之一。1994年首飛的長三甲係列火箭不僅有“金牌火箭”之稱,也是長徵火箭家族中的“勞模”。長徵火箭至今共實施253次發射,81次由長三甲係列火箭承擔,佔比約1/3,成功率達97.5%,堪稱運送衛星的“老司機”。

  我國北鬥衛星始終由長三甲係列火箭發射。北鬥三號衛星的另一個固定搭檔,是遠徵一號上面級。

  遠徵一號上面級于2015年3月首次亮相,是專門用于中高軌衛星發射的“太空巡回巴士”,加在原有的三級火箭之上,形成“四級火箭”。中高軌路途遙遠,在火箭分離之後,上面級繼續飛升,到預定高度釋放衛星,將“乘客”擺渡到位。遠徵一號的存在,節約了衛星自身的燃料,將為衛星延壽。

  據航太科技集團介紹,採用上面級實施一箭雙星直接入軌發射,是未來北鬥三號衛星組網的主要發射方式。

  ■ 焦點

  1

  可滿足共用單車電子圍欄需求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介紹,北鬥三號係統的定位精度較北鬥二號提升了1至2倍,達到2.5米至5米水準。

  隨著北鬥地基增強係統提供初始服務,北鬥三號的精度將提升至米級、亞米級、分米級,甚至釐米級,釐米級的精度已經可以滿足共用單車電子圍欄的需求。謝軍表示,屆時,中國北鬥的精度將與GPS相媲美。

  在民用領域,北鬥與GPS及其他導航係統的關係並非競爭與取代,而是相容與合作。目前,大部分北鬥晶片均是與GPS相容的雙模晶片,可以同時利用兩個係統的衛星計算更準確的數據。“用戶不在乎用的是哪個係統,只要好用就行。”王博説。

  航太科技集團介紹,北鬥衛星在設計研制過程中,就考慮到了對其他係統的相容性。GPS、北鬥、格洛納斯、伽利略等係統建成以後,導航衛星將達到100顆以上,這也就意味著全球用戶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可用衛星信號,享受極大便利。

  2

  北鬥晶片價格5年降至1美元

  與廣泛應用伴隨而生的,是越來越擴大的市場。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2016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産值達到2118億元,同比增長22.06%。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晶片、器件等核心産值達到808億元,北鬥對核心産業貢獻率達到70%。

  我國衛星導航産業中長期規劃中,將2020年導航産業産值目標設定為4000億元,王博認為,這一目標很容易達成。

  2012年北鬥開始提供商業服務時,北鬥晶片的高價格,成為其産業化的致命障礙,而現在局面已經逆轉。

  擔任一家北鬥晶片生産企業副總經理薛文通告訴新京報記者,2012年一片民用級北鬥晶片價格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當時GPS晶片單價僅為30元人民幣左右。5年後,北鬥晶片單價已降至1美元以下,與GPS晶片持平。

  “主要得益于技術、工藝和産能的提升。”薛文通説,現在北鬥的市場接受度已經非常高,他所在的企業北鬥晶片年銷售量是5年前的近20倍。絕大部分用戶購買的都是北鬥相容晶片,GPS單模晶片市場可以忽略不計。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國內銷售的智能手機超過40%款型已經裝配北鬥相容晶片,2016年中國乘用車在售車型的30%以上搭載了北鬥晶片。

  薛文通認為,北鬥三號組網之後,北鬥係統真正的應用大幕才算拉開,“之前只是小試牛刀,這是越來越大的市場。”

  北鬥係統“三步走”

  第一步

  北鬥一號係統

  1994年 啟動北鬥一號係統工程建設

  2000年 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建成北鬥一號係統,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第二步

  北鬥二號係統

  2004年 啟動北鬥二號係統工程建設

  2012年年底 完成14顆衛星發射組網,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

  第三步

  北鬥三號係統

  2009年 啟動北鬥全球係統建設

  2017年 北鬥三號組網星首發

  2018年 計劃發射18顆衛星,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提供基本服務

  2020年 計劃完成35顆衛星發射組網,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記者倪偉)   資料來源:《中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白皮書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雁棲湖秋日美景
北京雁棲湖秋日美景
江西廬山進入紅楓最佳觀賞期 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江西廬山進入紅楓最佳觀賞期 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松巴藏寨之秋
松巴藏寨之秋
層林盡染秋意濃
層林盡染秋意濃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121908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