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7/ 06 09:26:28
來源:新華網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京山:選好用好帶頭人,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字體:

  新華網武漢7月6日電(胡誠、張潘)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湖北京山市把選好用好致富帶頭人,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完善基層治理的關鍵抓手,依靠“頭羊效應”激發發展活力,一個個昔日的貧困村由此破繭成蝶,改變模樣。

  創新“玩法” 負債村變富裕村

  每到周末或節假日,湖北省京山市不少城區居民就會帶著家人來到城郊白谷洞村,在“共用菜地”體驗田園生活。

  他們在村“共用服務站”購買種子、化肥和農資,在村“共用食堂”烹制“自家”菜地出産的蔬菜……

  “共用菜地”也不全是自己打理,村裏提供“甩手掌櫃”“隔三差五”“當家做主”三類增值服務,市民可以採取全包或半包方式雇請村民替自己打理菜地。這樣靈活的“玩法”讓城市居民樂此不疲,讓村民收益水漲船高。

人們在京山城郊白谷洞村“共用菜地”體驗田園生活。新華網發

  創新“共用菜地”的,是白谷洞村黨支部書記劉攀。劉攀是名退伍老兵,曾與戰友在廣東創業。2018年,在白谷洞村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劉攀作為“回鄉能人”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當時,白谷洞村負債100多萬元,但劉攀並未退縮,用經營企業的理念推進鄉村振興。

  村裏創新土地運營模式,創造性開發“共用菜地”,將傳統種菜變成文旅項目,通過“不改用途改用法”極大提升了土地附加值。劉攀介紹,推出“共用菜地”後,每畝土地純收入達到1.1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均有所增加。

  “共用菜地”只是小試牛刀。在劉攀帶領下,白谷洞村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推進。

航拍京山城郊白谷洞村。新華網發

  鼓勵市民返鄉,發展“農家樂”;引進市場主體,共建精品民宿;大面積種植高産水果,發展水果採摘;建設濱河步道、登山步道,發展鄉村休閒度假旅遊……走進白谷洞村,站在古風古韻民宿的樓頂觀景臺極目遠眺,青山綠水映入眼簾,讓人倣佛置身田園風景畫。

  如今的白谷洞村,村集體從負債百萬元到年收入達到65萬元,並成為京山鄉村旅遊十佳網紅打卡地之一。而在白谷洞村第三期規劃中,一個慢生活創意産業園正呼之欲出。

  綠色産業 “三無”村變生態村

  在羅店鎮徐河村不少村民記憶裏,2015年以前的徐河村“不堪回首”。

  “無集體資産,無基礎設施,無主導産業”。人們用“三無”來概括過去的徐河村。

  “眼看著周圍村子一個個變成富裕村、明星村,心裏很不是滋味。”有著30多年黨齡的徐小應當選為徐河村支部書記後,決心帶著村民改變落後面貌。

  他想方設法籌資,流轉周邊閒置土地,回購了過去出租水面,以村為主導成立合作社,大力發展蓮藕、養魚、養鴨、光伏發電、葡萄種植等産業。鴨糞可以養魚、肥田,田裏的谷茬又可以當鴨飼料,形成生態迴圈。

湖北省京山市羅店鎮徐河村。新華網發

  徐河村的綠色食品(蓮藕)和有機養殖(魚、鴨),受到市場關注和認可,産品很快打開銷路並供不應求。

  2016年,村集體收入突破“零記錄”,達到8萬元。2021年,村集體收入突破50萬元,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8萬元。2022年,村集體收入有望過百萬元。昔日“三無”村邁入富裕村行列。隨著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徐河村加快“蝶變”。徐河村在全鎮率先整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工程,並且在推進中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不搞大拆大建。

航拍湖北省京山市羅店鎮徐河村。新華網發

  如今,漫步徐河村,但見青山碧水,白墻紅瓦,奉陽碑廣場、耕讀軒、尚書亭等景點文化氣息濃厚,讓村民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叫響‘文科之鄉’文旅品牌,壯大現有産業,發展農家樂、採摘垂釣、農村旅遊等為村民增收。”徐小應並未止步于眼前成績,他的更高目標是:力爭“十四五”末村級集體資産達到300萬元。

  創新治理 鄉村煥發新活力

  在花海徜徉、在田間地頭體驗農事勞作、在生態餐廳品嘗農家美食……遊客的到來,讓京山市羅店鎮馬嶺村越來越熱鬧。

  美麗的村灣、整齊劃一的居住區、現代化的文化休閒場地和設施,近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對于眾多遊客而言,這個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充滿新鮮和活力。

遊人在馬嶺村拍照留念。新華網發

  2012年,以張立為代表的9位在外能人返鄉創業,成立“京山馬嘉領農業科貿有限公司”,留下“九馬回槽”的佳話,至今令人津津樂道。張立作為公司執行董事當選為馬嶺村黨支部書記,成為推動馬嶺村“蝶變”的主要帶頭人。

  在張立等人帶領下,馬嶺村實行公司化管理,土地集中使用,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為公司股東,享受分紅。短短幾年,“公司化”的馬嶺村集體經濟從負債90多萬元到年盈利300萬元,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5000多元到3萬多元,村莊由破敗凋敝變成良田美墅、生態宜居……

京山市羅店鎮馬嶺村。新華網發

  很多人在探尋,馬嶺村華麗轉身的“秘訣”是什麼?光靠公司化運營成功、産業發展對路就夠嗎?

  張立認為,馬嶺村成功的真正核心,源自鄉村治理的“三大創新探索”——

  一是用農民的方式解決農民問題。開展村灣改造、美麗鄉村建設,村民統一住進新房,實行股權分紅,讓村民安居樂業、老有所養,解決農民後顧之憂,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二是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入眾多市場主體參與鄉村振興,如引入湖南雲臺山茶旅集團發展鄉村遊、帶動農産品銷售等,解決農村缺人才、缺資金、缺技術的發展短板。目前,山羊養殖、大棚蔬菜、有機大米、甲魚養殖、花卉苗木、鄉村休閒旅遊等産業在馬嶺村初見規模。

  三是進行土地股份創新探索。馬嶺村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要求,積極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公司、農民合作社,發展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産,通過“保底收益,股份分紅”等方式確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探索出一條小農戶參與農業現代化的有效路徑。近年來,馬嶺村先後榮獲“中國十大美麗鄉村”“中國鄉村振興榜樣獎”“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文明村”。

  “這些年在京山鄉村一些鮮活的實踐表明,村子要變強村民要變富,往往需要選好致富帶頭人。有了好的‘領頭羊’,才能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激發群眾的致富熱情,帶領農民走上致富道路。”京山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石攀説。

【糾錯】 【責任編輯:余淩雲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88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