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錯一題罰50元”是如何挑戰想像的
2017-11-10 08:35:47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老話説,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新話説,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當體罰之外,又現“題罰”——每錯一題,罰款五十,這兩句終于完美合體了。

  聽起來很魔幻,但又是真真切切的新聞:昆明一所中學教師對做錯題學生罰款50元 期中考試罰近4000元。想像力是被挑戰了,又讓人一時咂摸不過味來。公立學校、省級重點,義務教育、智力比拼,竟被引入經濟處罰。就像吃火鍋,鴛鴦鍋隔板漏了,紅油流入白湯,這味串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教育相關任性奇葩甚至聳人聽聞事件,近來確也不少。先是豫章書院,學生怕被打受罰,如“宮心計”般膽戰心驚,度日如年;後有“攜程親子園”被曝虐童,好在全國震動,調查展開,善後可期。

  沒這麼極端勁爆,稍顯溫和的,還有河北一所中學的高壓管理,上課不允許扭頭低頭回頭、擦眼鏡、打哈欠……上課喝口水,就被勒令反思寫3000字檢查。山東濟陽縣一所中學搞出“男女有別,錯峰放學”新規,要求晚自習後,男女分時段回宿舍。

  不管是暴力體罰,還是奇葩新規,這些奇招迭出,挑戰想像的舉措,到底是如何煉成的?以致有段子手戲稱:所謂人生Hard模式大概就是:幼兒園被送攜程,後來到豫章,再被楊永信電擊,大學借了裸貸,畢業騙進傳銷……

  生活不是段子,但面對花樣迭出的體罰題罰,還是得深究一下背後問題。何以教書育人也能搞得功利異常,甚至有向一些簡單粗暴、以罰代管、給錢了事的社會新聞無限靠近的趨勢。

  曾聽過“坐牢貨幣化”的故事,是説某貪官出獄,能收到行賄者巨額補償費,明碼標價地坐牢。權力變現,變質的權力沾染上了江湖氣,是權力江湖化所致。更不要説,動不動推出交通處罰“包月包年大禮包”等失格失范行為。公職部門如果都不能以身作則,以吏為師傳統下,這種習氣極具侵略傳染性穿透性,各領域都難幸免。

  教育變得功利,也有跡可循的。前幾天某地傳出的“豪奢家委會”評選就是一例。參選家委會,都要拼財力資歷各界關係,這種教育生態,自然不健康。就如一些小區業委會變質一樣,精力若都花在權勢攀比上,也難言公正,最終也不過淪為雙方勾結取利工具罷了。

  “錯一題罰50元”的處罰,也説明類似的失衡。先在家校互動平臺提出,該班也有家委會,但統統淪為擺設,家長“敢怒不敢言”。一次考試一天就罰至4000,如此胡來,竟沒人管。忍無可忍,還得找外地媒體迂回反映到校方,才作後知後覺狀處理。也説明這個省重點校對家長學生非一般強勢。若無外力介入,土法班規幾可為所欲為。

  人家連搞排名、分重點快慢,都不敢明著來,這錯題低分都能罰款,如此恣意妄為,恐還是主管監督的,實際上和家委會一樣溫柔,可有可無吧?法盲都知個人或校方無權罰款,這超出教學外的粗暴罰則,何以暢行無阻?根子還是對分數畸重的教育考核,為了高分,一切皆可讓渡到走火入魔的程度,一切為了“學習”的哪怕變態的管理,都自然有了正義性正當性合法性。

  以前或許還行,這都2017年了,您哪怕心裏再想奇葩高壓的“高效”奇招,也得顧及下大眾輿論觀感,別做得太過。否則,別説罰出成績逼出高分,您自己可能都被迫下課。分數逼得出,但教育急不得,所有偏離正途的功利思維和霹靂手段,最終都得不償失,禍及根本。(李曉亮)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 教育,是需要耐心的事業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心靈的交流,是有溫情、包容,有彈性的。但是,一些事情卻令我們感到,教育越來越沒有耐心,越來越沒有溫情和彈性,相反,變得堅硬、生硬、強硬。
    2017-11-09 08:49:47
  • 網癮少年背後是失敗的家庭教育
    可以看出,網癮的出現原因,並非互聯網本身具有的缺陷所導致,一方面是由于孩子本身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失策和缺位。
    2017-11-02 08:47:26
  • 教育投入超三萬億元 下一步是把錢用好
    未來教育經費的重點應是如何把握好資金投入的方向,更合理、高效地使用資金,把錢用在刀刃上,以更好實現各個教育發展目標。
    2017-11-02 08:47:26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英高官因“密會”以色列官員辭職
英高官因“密會”以色列官員辭職
河南溫縣:懷菊黃 採摘忙
河南溫縣:懷菊黃 採摘忙
浙江上虞出現平流霧景觀
浙江上虞出現平流霧景觀
一根竹子“編”出一個産業
一根竹子“編”出一個産業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93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