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大連10月12日電(記者張博群、郭翔)吹拉彈唱、琴棋書畫、花藝茶道……如今,越來越多老年人結伴走進教室,重拾“背上書包上學堂”的樂趣,也讓大家看到了老年生活不一樣的打開方式。
70歲的大連退休醫生楊虹每週上古琴、聲樂、黃帝內經、中醫按摩四門課,日子安排得滿滿當當。她説:“退休閒下來以後,心裏一下子空落落的。來老年大學上課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活出積極的老年生活狀態,不僅老有所學,更是老有所為。”
楊虹的話道出了許多“銀發學生”的真實心聲。截至2023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21.1%。養教結合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舉措,老年大學成為老年人精神養老、健康生活的有益選項。
“老年人不僅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也需要琴棋書畫詩酒花。他們渴望通過學習促進與他人的交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特別是在信息大爆炸時代,如果老年人不學習,不僅會與時代脫節、逐漸被邊緣化,而且越不進行知識‘補鈣’,頭腦越會鈍化,越會感到孤獨和空虛。”大連老年大學有關負責人劉冬萍説。
近年來,我國老年教育事業飛速發展,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老年大學和老年學習群體。全國有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7.6萬所,參加學習的學員2000多萬人。許多地方在努力探索,將老年大學向基層延伸,力爭將老年教育真正辦在老百姓“家門口”。
“從市到區,再到街道(鄉鎮)、社區(村),大連有1828個老年教育教學點,我們充分發揮基層教學點靠近群眾的優勢,讓老年學員就近就便入學。”劉冬萍説,為了破解基層師資短板,大連老年大學採取“送教上門”等方式,定期選派優質師資力量下沉基層開展教學,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優質師資。
此外,大連老年大學還充分應用遠程教育技術,上線了400門文化慕課、6萬集視頻資源、5萬冊電子圖書等資源。“只要基層教學點有電腦、手機,就可以組織老年學員開展教學,除了錄播課程,我們還定期開展直播課交流互動,這種學習模式受到許多學員好評。”劉冬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