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0/16 08:54:20
來源:新華網

遼寧盤錦:“稻蟹鄉”裏産業興

字體:

  清晨5點,遼寧省盤山縣胡家河蟹市場早已熙熙攘攘,兩側商戶林立,門前網兜個個滿當。農婦們扎堆而坐,掂、瞅、扔,幾秒內公母、肥瘦、重量便全可知,分揀好的河蟹被迅速裝箱上車。每年有數萬噸河蟹從這裡出發,被送上全國各地的餐桌。

  在胡家河蟹市場,商戶門前堆放着裝滿河蟹的網兜。新華社記者武江民 攝

  聽説記者第一次來到河蟹市場,養蟹大戶吳繁亮起了“絕活”。只見她捏住蟹背,收起蟹足,棉繩從河蟹的螯足處起頭,先縱向再橫向,各繞兩圈後繫緊,一隻張牙舞爪的河蟹便被五花大綁。在河灘地、稻田里長大的吳繁,抓、綁河蟹是她從小練就的本事。

  地處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盤錦市河流眾多,溝岔縱橫,素來盛産河蟹。近年來,當地探索在稻田裏養蟹,179萬畝河蟹養殖面積中,有93萬畝採用稻蟹共養模式。

  “我今年河蟹養殖面積有100余畝,都採用稻蟹共養。”吳繁説,河蟹能為稻田除草、松土、捉蟲;稻田還能為河蟹提供捕食、棲息的條件,節約了養殖水面。“最關鍵的是一地雙收,每畝稻田能增收300到400元。”

  談起稻蟹共養,總繞不開一個人。20世紀90年代初,從事水産養殖技術研究推廣的李曉東和農戶合作,首次嘗試在稻田裏投放蟹苗。“四畝稻田裏放了三斤半苗,當年就成功了,賺了1萬多元。”李曉東説。

  如今,李曉東已是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的科研團隊突破了河蟹工廠化人工育苗、河蟹土池生態育苗等技術難關,開創了“公司+農戶+基地+服務站”的經營模式。

  盤錦市也通過提供農業補貼,組織技術培訓,不斷擴大稻蟹共養面積。截至2022年底,盤錦市河蟹養殖戶達2.9萬戶,河蟹産量7.9萬噸,年出口河蟹近5000噸,河蟹産業産值達到60億元。

  在胡家河蟹市場,商戶在為打包好的河蟹盒扎孔。新華社記者武江民 攝

  今年9月23日,第二十一屆“蟹王爭霸賽”熱鬧開場。養殖戶們比拼河蟹重量、個頭、形態,交流河蟹養殖、銷售的各項技藝技能。憑藉着好手藝,吳繁獲得了河蟹捆綁賽的第二名,引來不少外地客商前來洽談合作。

  擴面積、辦大賽、創品牌……近年來,盤錦市統一註冊了“盤錦河蟹”商標,2021年頒佈實施了盤錦河蟹“1+6”系列地方標準,實現了稻蟹産業的標準化發展。(記者武江民、汪楠)

【糾錯】 【責任編輯:趙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