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振興 瀋陽行動丨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瀋陽實踐
2023-01-09 09:32:59 星期一 來源: 《瞭望》新聞周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瀋陽市將城區劃出14265個網格,在基層社區構建起“社區黨組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係

  ◇黨組織下沉到小區,進入到單元,到達社會最小細胞,讓老百姓的事有人管,有人問

  ◇瀋陽市強調由市委組織部組織並向基層下派力量,對下沉幹部進行考核,培養“石頭型”“樹根型”幹部,沉得下去、扎得下根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徐揚 汪偉 鄒明仲

  居民在瀋陽市牡丹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就餐(2022 年8月18日攝)潘昱龍攝 / 本刊

  新時代的基層治理面臨許多新課題,提升黨組織在基層的穿透力、到達率是回答好這些課題的關鍵。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瀋陽社區調研觀察到,瀋陽開展“黨派我來的”行動,把黨支部建到樓院裏,讓力量下沉到社區中,讓居民看得見黨旗,找得到黨員,辦得成難事,切實感受到黨始終在身邊。

  黨組織就在樓棟裏

  瀋陽市蘇家屯區葵花社區的居民活動小廣場上,一張公示板格外醒目:10名社區幹部、22名樓院黨小組組長、107名黨員中心戶的聯繫方式清晰在列。社區居民一出家門就能看到這些資訊,一些百姓形象地説:“黨組織進院了。”

  葵花社區黨委書記王貴霞説,葵花社區一共有3425戶、一萬多人,而社區幹部加上聘用人員不過20人。“老百姓的事千頭萬緒,連軸轉也幹不完。”如今,黨組織深入到小區、單元,把社區黨員組織起來。“社區居民看得見黨,遇事找得到黨,辦事能依靠黨,治理順暢了起來。”

  近年來,瀋陽市全面開展“黨派我來的”行動,推動基層治理。全市以300戶為單位,將城區劃出14265個網格,在基層社區構建起“社區黨組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係。

  黨支部建在了網格上、樓院裏,黨員來到了家門口,大幅增強了黨組織在基層的穿透力,提升了為民辦事的到達率。

  皇姑區北塔街道武功山社區居民徐海波的家門上,貼著“黨員中心戶”字樣。“左鄰右舍遇到大小事情都可以來敲門。樓道燈不亮、暖氣不熱等這些問題,我能辦的就辦,辦不了的向上找。”徐海波説。

  不久前,瀋陽市皇姑區牡丹社區牡丹家園47號樓1單元一樓住戶下水道堵了,居民第一時間聯繫到網格黨支部,黨組織馬上協調物業幫忙疏通,還派人召集樓上居民開會,讓大家多注意此類問題。

  “過去認為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通過實踐看,還應該再細些。”皇姑區牡丹社區黨委書記王暉説,黨組織下沉到小區,進入到單元,到達社會的最小細胞,讓老百姓的事有人管,有人問。

  據了解,近年來,瀋陽依托一竿子插到底的黨組織,還推動了老舊小區改造,做實了黨群服務站,開展舒心就業、幸福教育、健康瀋陽、品質養老等係列民生工程。

  下沉幹部長出“根”

  在瀋陽市山東堡社區,由瀋陽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派駐到此擔任副書記的李賀明,最近帶著社區人員為居民免費安裝了140個燃氣報警器。平日裏,組織居民活動、照看獨居老人等工作,李賀明也衝在前面。

  “這些下沉幹部大大充實了社區力量,尤其是協調自己所在部門,幫居民辦了大量民生實事。”沈河區山東堡社區黨委書記曹紅娜説,瀋陽市區兩級把公安、應急等部門16名幹部下派到社區,構建了“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的治理模式,讓“小社區”撬動“大單位”。

  在山東堡社區居民活動廣場,公示板上清晰展示著區應急管理局、行政執法中心、衛健局等職能部門派駐到小區的專屬網格員電話。

  據了解,瀋陽市一共派出了967名幹部下沉到社區擔任第一書記、副書記,同時組織區內民政、信訪、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的幹部一對一服務社區,大大提升了社區為民辦事的能力。

  針對過去下沉幹部中出現的一些工作作風不實不細的問題,瀋陽市強調由市委組織部組織並向基層下派力量,對下沉幹部進行考核,培養“石頭型”“樹根型”幹部,沉得下去、扎得下根。

  王暉説,社區書記要為這些下派幹部打分,為職能部門開展工作情況打分。“考核評價把‘條條’真正拉到了‘塊塊’中。”

  在幹部下沉的基礎上,瀋陽還實行小區點長、應急點長、榮譽點長和物業管理員、卡口值守員、醫療防疫巡查員、社區警務巡查員、街道專管員這“三長五員”實名制專班管理模式,在全市6588個小區全面實現一個小區、一個專班、一抓到底。

  另外,夯實基層力量重點在組織保障。瀋陽2022年從上向下跨層級補充調劑4600名人員編制,通過公開招錄方式補充4000名社區工作者,大大增強了社區力量。據了解,未來,瀋陽市要實現每萬名城鎮常住人口擁有20名社區工作者的目標。

  瀋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聞然説,瀋陽市通過黨組織、幹部、資源、政策等下沉一線,“讓老百姓的事有條有理管到位,老百姓的難問寒問暖問到家”。

  從管理到治理

  從“你我”到“我們”

  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僅讓社區百姓有了獲得感、踏實感,也提升了社區凝聚力,賦予基層幹部滿滿力量。

  “老百姓有了獲得感、踏實感,就會和社區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社區治理就有了‘四兩撥千斤’的感覺。”沈河區紅巾社區黨委書記陳建國説,以紅巾社區為例,有300余名志願者常年服務在一線,暢通了社區治理。

  在紅巾社區,78歲的卞桂娟是一棟有五個單元、共八層樓的老舊居民樓樓長。在她家裏,一個電話本清晰記錄著每戶的聯繫方式,哪家是老戶,哪家是新戶,哪家是空戶,卞桂娟一清二楚。“社區要發動群眾幹些事,卞阿姨一句話就可以。”陳建國説。

  “黨的力量在于發動群眾,做好社區治理也離不開社區居民自治。”沈河區杏林社區黨委書記樊月説,過去一些基層幹部講管理,處理的是“你和我”的關係,現在大家談治理,形成的是“我們”的關係。社區幹部從中找到了認同感、價值感。

  “孩子,你太忙了,我做了點紅燒肉,一會給你送去。”樓長陳紅的話始終溫暖著樊月。而陳紅負責那棟樓的居民,也總記得她那句“有事找我這個樓長”。

  “幫老百姓把事幹好,群眾就會真心支援你。”樊月説,還記得2021年底瀋陽下了一場大雪,單靠社區幹部、環衛工人很難快速清除積雪。但是在樓長、單元長組織下,很多居民主動出來清雪。“那場面,我終生難忘。”

  “把黨建抓實,就能提升凝聚力。”聞然説,社區治理涉及千家萬戶,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但只要牢牢抓住黨建這根主線,就能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曉瑭
遼寧新聞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4112926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