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圖片 訪談 直播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智庫圓桌會|南通大學“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開題,深入研究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2022年06月19日 09:17:17 來源: 交匯點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是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6月18日,由南通大學人文社科處和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主辦的“南通大學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開題暨新時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討會”舉行。

  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出席會議並致辭。浦玉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充分、不可持續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如何深度研究新時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新思路與新舉措,為新時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各項工作的開展推出有實踐指導意義的重大成果,是課題研究需要重點思考的關鍵所在。希望與會專家學者為開題報告診斷把脈、出謀劃策,共同為新時代推動形成相對平衡,構建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貢獻智慧力量。

  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主任許益軍在致辭中對課題管理提出幾點建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重大項目研究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政策性要求高,要確保把準方向導向;統籌研究與實踐研究,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以學術知識深刻解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協調好過程管理與成果管理,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方案,注意做好節點安排,爭取在重大項目研究與人才培養上好戲連臺,成果不斷。

  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成長春作開題匯報。成長春介紹,本課題從協調性均衡視角出發闡釋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嶄新內涵與內在機理;通過構建體現新時代特徵的評價指標體係,定量判斷2000年以來地市尺度下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形態、空間格局與綜合水準;係統梳理“雙迴圈”背景下全國四大區域板塊、五大國家戰略區域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互動關係,再通過長江經濟帶的典型案例分析,為全國尺度的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可行經驗;凝練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黨領導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各項體制機制的歷史變遷。

  圍繞新時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題,會議邀請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原司長陳文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金碚,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吳曉華,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方創琳,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黃賢金,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張蔚文,雲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文傳浩,華東師范大學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徐長樂,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陳池,吉林大學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教授紀明,南開大學互聯網與創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金傑,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區域治理政策與法律研究所所長臧乃康作研討交流。南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蔣乃華主持開幕式,金碚擔任評審組組長主持評審。

  陳文玲指出,要把國家區域布局、區域發展戰略納入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國競爭博弈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中來,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謀劃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新發展格局下的區域經濟若幹布局的聯動和相互協調。區域經濟的發展,要與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實現更高水準對外開放、推進高品質發展、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等要求相結合。

  金碚指出,新時代的區域協調發展涵蓋面大、涉及面廣、挑戰性大。需要思考課題本身的創新空間,要將中心思想和核心觀點闡釋清楚,處理好係統性和深入性的關係,形成有標誌性的創新成果。

  吳曉華強調,本項目破題的重點在于“新時代”,必須要在現代化的戰略導向下研究區域發展戰略布局。要努力進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創新,一是要陸海統籌;二是要解決南北協調發展問題;三是要注重統籌發展與安全問題,打造更為安全的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四是要注重區域發展戰略的融合性。

  方創琳提出,項目組應強化新時代多尺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創新,區域協調發展要落實到空間上,發揮地理科學學院在空間布局研究方面的優勢,把自然科學的地理學和人文科學的經濟學有機結合起來。分析現在的區域協調發展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地緣環境、國內環境,充分考慮不同尺度和地域的區域發展能力。

  劉志彪認為,要把區域協調發展放在優化投資和營商環境、推動産業轉移中考慮,跟中國下一階段現代化道路研究結合起來。要重視産業有序轉移對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重視營商和投資環境對産業轉移和外移的影響,重視各個層面營商投資環境的綜合評價和構成內容的分析。

  黃賢金表示,要基于現代化的國土空間格局演變的規律性,立足已有的相關分析,借鑒相關國家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在國土空間格局上的戰略布局。注重大保護,把基于糧食安全的耕地保護、基于生態安全的自然資源保護更好地融入國土空間規劃之中。要關注國內和國際格局,抓住國土空間發展新的機遇。

  張蔚文表示,把長江經濟帶作為一個重要案例進行分析是很有創新性的課題,區域協調發展要體現“新時代”,需要推動實現共同富裕。應重視“尺度”的建設,將指標體係的建設放到縣一級的尺度,建議繼續深化這一課題的研究。

  文傳浩認為,區域協調發展研究過程要注意歷史和國際兩把尺規。重點關注邊疆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等欠發達地區,以及長江經濟帶和黃河經濟帶的上游西部地區,突出綠色發展和生態發展。建議將成昆渝作為西部地區核心發展板塊進行建設,同時注意考量區域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

  徐長樂指出,在新時代背景下,由于研究對象的拓展,給研究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圍繞各種不確定性,開展各種研究,是我們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研究該課題關鍵是要強調多重目標的選擇和平衡,主線和核心的理念是協調性均衡發展,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的創新研究。

  陳池表示,廣東是一個既發達又不發達的省份,以後發展要從兩個方面發力。一是改革上發力,打破傳統,強化經濟圈與經濟帶,同時努力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二是開放中發力,尤其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開放優勢,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

  紀明圍繞區域協調發展課題提出兩點建議:首先要關注其綜合性,一方面是整個中國的區域協調發展問題,另一方面是總結不同區域的發展特點,制定不同的政策;其次要重視數字經濟,並將其運用到區域協調發展當中。

  王金傑針對數字經濟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強調要將數字經濟放入區域協調發展的框架內,將數字經濟同區域發展戰略結合起來,尤其重視城市群中數字經濟的發展,把數字經濟思想放置在城市群空間治理中。

  臧乃康表示,要對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體制、機制做深入研究,尤其是挖掘其中的核心內涵和創新性的成果。同時要注意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創新路徑研究,例如現代化路徑的研究。

  研討會最後,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楊鳳華作總結。他表示,課題研究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入研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增強現代化戰略導向,彰顯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時代特性和要求。接下來將結合與會專家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期待取得高品質成果。(胡笑源 潘界鑫 張曉蕊 印丹)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27112875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