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圖片 訪談 直播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開放共贏,鍛造世界的長三角

2021年11月28日 10:28:08 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推進更高水準協同開放 增強國際競爭合作優勢

  開放共贏,鍛造世界的長三角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僅從進出口數據便可窺得一二:外貿大省江蘇進出口規模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二;浙江外貿近些年躍升幅度明顯,今年前10月進出口規模躍居全國第三;上海服務貿易獨佔鰲頭,規模約佔全國四分之一;安徽外貿增速迅猛,今年前10月進出口總值已超去年全年。

  今天的長三角,正全力推進更高水準的協同開放,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不斷增強。

  家門口“買全球”“賣全球”

  剛剛閉幕的第四屆進博會,讓長三角企業在家門口實現“買全球”。6天內,三省一市“購物車”內滿載高端設備、首發産品而歸。其中,“超級買家”江蘇交易團、浙江交易團報名人數分別約佔全國18.6%、11.4%,安徽交易團則在“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暨新興産業合作洽談會”上,簽約投資類項目10個,投資總額85.9億元。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在三省一市不斷放大。江蘇交易團秘書處(省商務廳)跟蹤反饋的第三屆進博會貿易成交及投資促進落實情況顯示,9個外資項目已新增投資2.07億美元,4個對外投資項目落實投資2900萬美元。

  “通過參加進博會,了解到世界先進技術和優質産品,擴大與境內外優秀企業交流合作,今年,我們再次引入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優質消費品,比如牛肉等。”江蘇海企長城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食品部張成飛説,未來,這些牛肉將進入會員制超市、知名火鍋店等。

  同時,三省一市攜手合作讓企業在家門口“賣全球”更便捷。

  每天,一艘艘貨輪往返于太倉港、上海洋山港兩地,將出口貨物從太倉港運往上海洋山港。因省時又省錢,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出口貨物運抵太倉港,報關單放行後,即可從洋山港直接裝大船離境。

  新大洲本田摩托(蘇州)有限公司便是“資深用戶”之一。“目前公司每月有250箱左右的貨物採用這一模式出口,相比過去從江蘇太倉集卡運輸至上海洋山港,每箱節約了120元左右的運輸成本。”公司負責人表示,“不僅節約成本,還不受節假日期間集卡車輛短缺、價格波動大等因素的幹擾。一年體驗下來,非常方便,我們可以更加靈活地選擇物流模式,長三角暢通無阻。”

  記者了解到,這一監管模式被稱為“聯動接卸”,由上海海關、南京海關合力創新推出,有效解決了轉關申報和二次運抵問題。太倉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去年11月正式開通運作以來,該模式累計放行集裝箱7.8萬標箱,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近1570萬元。未來,太倉港將繼續深化與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等長三角主要港口和航運企業的合作。”

  在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的出口貨物可以在家門口實現“登輪出海”。歐瑞康(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首批參與CCA航線嘗鮮的企業之一。所謂CCA航線,即使用內河駁船在蘇州園區港裝載貨物運抵上海港出口。該公司供應鏈經理曹劍説:“通過蘇州園區港外貿集裝箱CCA航線,我們公司的貨物在家門口出海,不光節約了陸運成本,通關效率也提高了20%。”

  自貿試驗區“連線”“結網”

  自貿試驗區這一“朋友圈”,三省一市“全員到齊”。乘勢而上,順勢而為,今年5月,滬蘇浙皖聯手成立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盟。據介紹,這一聯盟涉及四地11個城市,總面積705.34平方公里,處處是幹事創業的熱土。

  數據顯示,江蘇自貿試驗區以全省千分之一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省約6%的新設立企業數、約10%的實際使用外資、約13%的進出口額,集聚了9%的高新技術企業。剛滿一周歲的安徽自貿試驗區,今年1-8月實現進出口976.6億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22%的進出口額、10%的外商直接投資。

  三省一市自貿試驗區正在加快合作。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圍繞積體電路、生物醫藥、新金融等重點産業,加強與長三角兄弟片區項目對接與技術聯合攻關,共同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與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簽訂了跨境電商聯動發展合作項目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園區共建、海外倉共建、海外平臺搭建等方面加強合作。此外,上海和浙江自貿試驗區圍繞打造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探索共建大宗商品多層次交易市場,打通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後一公里”。

  “長三角自貿試驗區特色鮮明、定位各異,在堅持差異化探索的同時積極促進聯動發展。”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院長韓劍發現,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突出強調“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江蘇自貿試驗區主動服務長三角區域重點産業的優化布局和統籌發展;浙江自貿試驗區提出要“構建長三角港口群跨港區供油體係”等具體措施。

  記者了解到,未來三省一市自貿試驗區還將加強金融創新聯動,依托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深化區域內金融要素與科創資源的融合聯動,打通企業上市服務鏈,為長三角區域中小企業提供標準化、便利化的融資服務。拓展三省一市境外投資服務平臺功能,為企業更好“走出去”“引進來”提供支撐,促進雙向經貿投資發展。

  在韓劍看來,通過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形成更加緊密的共同體,依托自貿試驗區相互之間、區內和區外之間的相互“連線”“結網”“結片”,強化國內大迴圈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略連結,進而不斷提升對外和對內開放的勢能。

  攜手應對國際經貿風險

  疫情之下,世界貿易的邏輯正在發生改變。

  “當前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經貿規則更趨碎片化,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對長三角産業安全發展帶來多重影響。”《2021長三角産業安全監測報告》顯示,2021年以來,長三角的對外貿易結構調整加快,引導産業鏈供應鏈重塑已經展開,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汽車、紡織等領域的對外貿易和産業鏈供應鏈發展呈現新趨勢。

  與此同時,數字貿易發展迅猛。“實際上,率先走出疫情的是國際貿易,自身增長非常強勁,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有力引擎。其中數字服務貿易的表現突出。數字交付貿易是服務貿易的增長極,同時也是穩定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説。

  長三角具備良好的數字化基礎,在推進數字貿易方面大有可為。近日,徐州成功入選新一批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至此江蘇擁有6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約佔全國1/6。浙江去年數字貿易總額達4334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超過20%。前不久出臺的《上海市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四五”規劃》,指出上海應當培育規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進一步發揮長三角的一體化作用。正如專家所指出的,建立全國統一的金融數據資訊庫,以長三角地區為試驗田,並逐步擴展到全國、全球的數據資訊。以長三角地區為突破,通過數據的互聯互通,統一數據標準,實現數據中心覆蓋全國的商業數據,為全球標準、全球指數、全球評級奠定基礎。

  今年11月,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簽署了《長三角國際經貿風險防范和産業安全協同發展合作備忘錄》,成立長三角服務貿易一體化發展聯盟,共同應對國際貿易的新趨勢。

  《備忘錄》明確三省一市加強區域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監測,築牢長三角産業發展的安全屏障。未來,三省一市還將成立長三角産業安全協同工作領導小組,在對標國際高標準貿易規則方面率先做出創新性嘗試;通過建立長三角國際經貿風險防范和産業安全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加強長三角貿易摩擦應對聯動、加大長三角重點産業安全監測合作力度、聯合開展長三角産業安全專家智庫建設等方式,促進區域共同提升防范國際經貿風險的能力。

  長三角服務貿易一體化發展聯盟將建立長三角地區服務貿易政策協同和定期溝通交流協調機制,協同推進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長三角服務貿易人才培訓、長三角服務貿易一體化發展公共服務平臺搭建等工作。(丁茜茜 宋曉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37112810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