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養老金“差錢”了?
    2009-02-13    施淑洪/整理    來源:新民晚報

    牛年剛開頭,一則來自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消息,吸引了全國超過3035萬吃“事業飯”的工作人員的眼球:國務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個試點省市,今年正式啟動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而改革的重要內容,是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與企業基本一致。
    盡管細則還未出臺,但坊間議論已經沸沸揚揚:有人説,這體現了社會公平;有人説,要公平,對公務員也應“一視同仁”;有人説,我每月交的養老保險比人家高,憑什麼退休後拿一樣的養老金……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它會動到您的“奶酪”嗎?

“事業新人”兩頭沒著落

    寧遠(事業單位文員)
    春節前,一個在民營企業工作的朋友在msn上問我,聽説事業單位3000多萬員工的養老保險向企業靠攏,難道你們這些“吃慣皇糧”的人沒有炸開鍋?當時,沉醉在對年終獎癡心妄想中的我,還一頭霧水,完全沒多理會他的八卦。
    直到這幾天上網看到一些帖子,我方才回過味:敢情我這個2001年工作的“新人”,托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福,好不容易擠進了“老人”的事業編制中,卻還沒享受幾天好日子,又要被剝奪鏡花水月的退休工資啦?
    唉,命咋就這麼苦呢?就因為晚出生一年,晚讀書一年,晚參加工作一年,我活生生地與僅僅早一年工作的師兄師姐們被貼上了兩張不同標簽——“新人”“中人”,醫保、社保、公積金等各項待遇相差甚遠,更別提和年長數十歲的“老人”之間的天壤之別了。更慘的是,工作一段時間後竟被告知,因為改革的原因,“新人”統統被剝奪了當初求職時這家單位最具吸引力的一枚砝碼:事業單位編制。
    不久前,領導格外開恩,將“新人”逐步納入編制,公積金以及養老金的待遇大大改善,我們真是超級感動呢。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又趕上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細則暫時還沒出來,不過據預測,最大可能性是大幅降低,把事業單位員工的養老金削減到和企業員工相同的程度。
    現行政策規定,公務員退休工資可以領到退休前的90%,事業單位員工的“折扣率”則是80%至90%。在上海,事業單位員工退休前的月薪至少也有四五千元吧,退休後的月收入差不多便是三四千元,然而數據顯示,本市企業員工的養老金平均只有2000來元!
    這把刀著實快了點,讓我實在不能置身度外了。
    迷茫之一是:改革的一條理由,是事業單位員工在職時不需交納養老保險金,只需單位繳納即可,這讓我很是糊涂,明明我的工資單顯示每月要扣除近700元養老保險金,而且我打聽了下,所有員工都要或多或少得根據級別、年資不同扣除養老保險金的。
    迷茫之二是,另一條改革理由,是要兼顧公平,拉近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差距。可為什麼不實現全體公平,把公務員的退休福利也降下來呢?再説,事業單位的性質很接近政府機關,各項獎金、福利的發放都受到國家規定的限制,即使實行企業化管理,賺得盆滿缽滿,也不能像企業那樣“自作主張”地給大家發紅包;而且,雖然企業員工退休後從社保這塊拿到的錢略少,但大多數企業都實行了企業年金制度,外資企業近年來還逐步加大這一塊的投入,從一個較長跨度的衡量范圍來看,他們的總收入其實並不少。
    如此一來,改革的結果,就是使得事業單位員工在職時拿得沒企業員工多,退休後也不比企業員工多,更比公務員大大減少,真是兩頭沒著落呀!看來,我們要改善退休生活,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退休前擠上獨木橋,考進政府機關,也拿個公務員的身份了。


12345
  相關稿件
養老金退保余額不能是糊涂賬 2009-02-12
養老保險辦法不能太復雜 2009-02-09
國家統籌農民工養老保險需落到實處 2009-02-06
農民工養老保險接續要“全國通” 2009-02-06
改革養老保險不能降低福利水準 200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