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摘頻道 >> 鏈結稿
發達國家:市場機制是淘汰落後産能的主要手段
2010-05-18   作者:  來源:中國環境報
 
    1、市場機製作為主要手段
  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能夠及時將不具有競爭力的落後産能淘汰出局。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實行的是政府干預程度低、經濟活動自由度比較大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這些國家的市場經濟比較發達、制度比較完善,價格扭曲現象較少,能源成本、環境成本、社會成本能夠充分反映到企業的生産成本中,因此,落後産能就基本等同於成本高或質量差,技術水平落後的企業生産力,在市場競爭中自然難以生存。
  2、政府進行主動干預
  日本是較多采取政府干預手段的發達國家,日本政府積極採取措施推進落後産能的退出,以更快地實現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目標。具體做法包括:(1)設備註冊制度。(2)制定准入標準。(3)淘汰落後設備。(4)政府補償。雖然對産業發展有較多的直接干預,但是日本政府也認識到應當主要通過市場手段解決産能過剩與落後産能問題。日本官方發布的《七十年代展望》就指出,應嚴格抑制過分的政策干預與産業的過度保護,産業政策的應用應限定在市場失敗的領域。
  3、強制與激勵相結合
  發達國家在淘汰落後産能方面,還採取了強制與激勵相結合的做法。
  (1)管制和標準是提高能效的強制性政策,規定了相關産品、設備、系統如電動機、鍋爐等的最低能效強制性標準。美國1980年開始實施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1992年開始實施自願性節能認證“能源之星”,美國採購法以及幾個總統令都規定政府必須採購“能源之星”認證産品。(2)財政政策,包括強制性的稅收、稅收減免、投資賦稅優惠以及為促進能效提高建立的投資銀行放貸標準,這些稅收優惠政策有利於激勵企業實現對最低標準的超越。美國《2005年能源法案》規定,對安裝特定節能技術實施20億美元稅收激勵;日本對使用列入目錄的111種節能設備實行特別折舊和稅收減免優惠,減免的稅收約佔設備購置成本的7%。
  發達國家為了鼓勵企業改善能效水平、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正在越來越多地採用氣候變化稅、碳基金、排放交易計劃等政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淘汰落後産能要切實利用市場機制 2010-06-03
匯改方向在於拓展市場機制的空間 2010-04-20
利用市場機制發展公租房 2010-03-30
讓市場機制發揮更大作用 2009-12-09
以市場機制化解鐵礦石僵局 2009-06-1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