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服務指南
奧運要聞
男子飛碟多向:捷克射手奪冠破紀錄 戴蒙德無緣獎牌
女子柔道52公斤級比賽冼東妹擠進B組決賽 志在奪金
羽毛球女雙16強比賽 衛冕冠軍楊維、張潔雯成功晉級
女子射箭隊211環小勝印度率先晉級團體半決賽
衛冕冠軍驚嚇出一身冷汗 張寧2比1逆轉晉級16強
郭晶晶/吳敏霞成功衛冕女雙3米跳板金牌
郭文珺謝落中國第三金 打破奧運會紀錄
奧運經濟
開幕式交通解密:16萬人流何以井然有序
《中國故事》在奧林匹克公園開展
從國際化到中國化 國內品牌要利用奧運樹立自信
奧組委及北京市官員解讀“節儉辦奧運”
奧運市場調查:奧運怎樣影響着我們的經濟生活?
奧運贊助商紛紛搶佔北京戶外廣告有利地形
攜程與PayPal戰略合作瞄準奧運入境游市場
 
“地球”如何藏匿 演員瞬間無影無蹤
 
來源:燕趙都市報

作者:記者:王偉宏

發布日期: 2008-08-10

    “地球奔跑”這項在空中需要用威亞(吊鋼絲)幫助進行表演的項目,由英國著名舞美設計師馬克菲舍設計,這也是至今為止全球最大體積的立體圓形舞&。馬克菲舍創意之初認為無法實現上面的表演,但參加表演的58位20歲上下的小夥子,通過不到一年的艱苦訓練,就創造了奇蹟。
    昨晚的開幕式錶演上,劉歡和莎拉布萊曼的歌聲響起之前,表演舞&,也就是足球場正中央開了一個大洞,一個有六層樓高、直徑18米的“地球”緩緩從中升起。令人稱奇的是,這個地球不但有七大洲、四大洋,顏色與地球儀類似,甚至上面還站着58個人。更令人稱奇的是,這些人居然在不停奔跑,還做著前空翻、後空翻這樣的高難度動作。而且,他們當中一些人是斜着站在“地球”上,有些人是與地面平行,還有些人頭衝着地。

    “地球”怎樣藏地下?

    六層樓高的大球,是怎麼塞在足球場下的?這需要足球場下面挖多麼深的一個洞啊?不少觀眾可能有這樣的疑問。“其實,這個‘地球’能夠收縮,它的原理有點像液壓千斤頂,演出的時候慢慢支撐開,伸展成為一個圓球,藏在洞裏的時候就收縮起來,所以不用挖幾十米深。”來自河南塔溝武術學校的演員李鵬輝説。
    會收縮的“地球”是否牢固?畢竟還有58名演員要在上面跑跑跳跳,最上面的演員離地有幾十米高呢。“安全沒有問題,這個球是鋼結構的,中間的支撐也很結實”,楊義飛、劉雲松等幾名演員説,“從6月底到演出前,我們已經在鳥巢排練過幾十次了。”

    人都跑哪兒去了?

    劉歡和莎拉布萊曼的歌唱完後,“地球”上的58名演員突然不見了,張藝謀難道會大變活人?演員們都跑到哪兒去了?
    要明白這個問題,需要先知道這個“地球”的結構。應該説,這個“地球”設計得惟妙惟肖,七大洲、四大洋樣樣俱全,就像是一個大型地球儀。不過,這個“地球”其實是只有鋼結構支撐的空心球,鋼架之間是空的。鋼架之間,連接着一條條有彈性的橡膠繩,這等於給“地球”上蒙了一層布。這樣,就可以用LED技術給“地球”上打出海洋、陸地的顏色和形狀。
    為什麼不直接用幕布連接,而要用橡膠繩呢?這就是“大變活人”的秘密——— 扯開橡膠繩,演員們就都鑽到“球肚子”裏了。

    演員來自武術學校

    “地球”上的58名演員來自山東、河南等地的武術學校,他們為這個節目已經訓練了一年的時間,是開幕式所有節目中訓練時間最長的一個。“演員優中選優”,河南塔溝武校的總教練劉海科説,“我們從3000名學員中,選拔了這個節目需要的演員”。
    毫無疑問,這個節目的演員要身輕如燕,畢竟這是在一個升起來的球上表演,屬於高空作業。另外,演員還要有很好的軟功和力量,“因為他們要在上面斜着身子,或者側立、倒立着做很多動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不行”,“地球奔跑”的教練程浩説。

    表演克服地球引力

    雖然只有開幕式上7分鐘的表演,但參加“地球奔跑”表演的演員,每天都要付出十個來小時的努力進行訓練。用演員們自己的説法是“特累”。
    累在哪兒?“主要是球上的訓練太難受”,演員王海寧説。“我們有的人要正斜着身子跳(身體與真實的地面成45),有的要與真正的地面平行着翻跟鬥,有的要倒斜着身子空翻,還有的人頭下腳上踩在‘地球’上奔跑。要知道,我們不是在宇宙飛船的失重狀態下,在這個模擬的‘地球’上,我們的表演要克服地球的引力作用。”

    “赤道”演員難度大

    這58名演員,他們是怎麼站在“地球”上的?而且還能輕鬆地做各種動作?難道這個“地球”真有引力不成?
    其實,他們的腳底沒有吸鐵石,他們也不會“壁虎功”,而是被一根安全帶挂在“地球”的鋼架上。這似乎有點不太好理解。連在鋼架上,應該固定在原地了,為什麼還能奔跑自如呢?
    看過演員們的訓練,就能明白其中的原理。在“南極洲”,也就是最下面、頭衝下的演員,他們身上拴了兩根保險帶,從腰際左右斜上軌道,並利用腳蹬“地球”的力量,做出各種動作。同理,位於“赤道”的演員,也是用一根保險帶拴在腰上,保險帶的另一端帶着滑輪,卡在鋼架的軌道上,身體、“地球”和保險帶成為一個三角形。不同的是,“赤道”演員的難度更大,他們與真正的地面平行着進行奔跑、跳躍,克服地球引力和腰上所承受的力量,是常人難以忍受的。

    劉歡直伸大拇指

    按照這個節目的專業説法,這個“地球”從上到下劃分了“十環”,就像地球儀的緯度線一樣。
    從2007年8月份開始,“地球奔跑”的演員就開始了訓練。位於“北極洲”的一環演員劉傑説,他們一開始也有點害怕,“畢竟是站在六七層樓的地方表演,而且還不是個平面。”但此後,每天至少四個小時的“上球”訓練,讓他們不再恐懼。“開幕式前,我們在鳥巢排練,劉歡唱完歌后,還一個勁兒衝我們伸大拇指呢。”演員譚超説。

新華社 經濟參考報
首頁
國內
國際
深度
財金
産經
商情
人物
現場
互動
視角
文摘頻道
觀點頻道
Copyright (C) 2000-200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及新華網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華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製作單位:新華社網絡中心(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ICP0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