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服務指南
奧運要聞
楊瀾講述開幕式幕後故事:劉歡恐高 成龍地下等7小時
記奧運冠軍龐偉:不讓他練射擊,是誤人子弟
[中國首金背後故事]陳燮霞早餐海參雞湯大蝦
[10日羽毛球前瞻]謝杏芳領三金花出戰迎接考驗
[羽毛球10日看點]金花亮相 楊維/張潔雯將迎苦戰
奧運“1+1”:國奧對陣比利時 生死大戰提前上演
中國選手張琳獲得北京奧運會男子400自由泳亞軍
奧運經濟
開幕式交通解密:16萬人流何以井然有序
《中國故事》在奧林匹克公園開展
從國際化到中國化 國內品牌要利用奧運樹立自信
奧組委及北京市官員解讀“節儉辦奧運”
奧運市場調查:奧運怎樣影響着我們的經濟生活?
奧運贊助商紛紛搶佔北京戶外廣告有利地形
攜程與PayPal戰略合作瞄準奧運入境游市場
 
楊瀾講述開幕式幕後故事:劉歡恐高 成龍地下等7小時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

發布日期: 2008-08-10

楊瀾和黃宏在開幕式前教觀眾怎麼使用絲巾。

吳大維、周英琦、董卿、楊瀾和黃宏(從左至右)合影。青紅供圖

    在前晚舉行的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前,楊瀾、黃宏、董卿、吳大維和周英琦五人作為暖場主持人,在開場前半小時與觀眾互動,調動觀眾情緒。楊瀾昨天接受本報專訪,透露了開幕式的一些幕後故事。

主持人自備&詞段子

    楊瀾透露,開幕式舉行前20天她收到了奧組委的主持邀請,直到8月4日才知道搭檔是誰,“4號晚上,我們在鳥巢與張藝謀、陳維亞、張繼剛3位導演見面,他們給了一份簡單的提綱。我們大致分了一下工,然後各自準備&本。”
    楊瀾説:“我寫&本就用了一小時,但反復斟酌用詞花了不少工夫。我的公司有位員工是哈佛大學畢業的,他的母語是英語,我把他找來,請他一字一句修正。我相信我的英語水平足以把意思表達清楚,但希望更地道、更高雅。”
    楊瀾和黃宏分在一組,兩人平時只能用電話溝通,“導演選黃宏是因為他在調動觀眾情緒方面很有經驗,我們希望在跟觀眾互動、解釋道具怎麼用之外,加一些幽默的成分。比如在帶領全場做鴿子飛翔的動作時,黃宏故意做了一個不優美的動作,我就調侃他不像鴿子,像鴨子。我還對觀眾説練得夠好的話,你們就能飛回家,連機票都省了。我用英文説的,外國朋友都心領神會”。

黃宏吳大維沒敢化粧

    雖然責任重大,但楊瀾説大家都不緊張,有的只是興奮,“雖然不能在直播中出現,會有一些遺憾,但把這個環節做好了,觀眾反應更熱烈,也是為開幕式做貢獻。”
    8月5日,5位主持人首次參加聯排,因為放飛和平鴿的環節屬於核心機密,當時並沒有安排觀眾做手勢,所以半小時的互動時間只花了12分鐘,剩下的時間就即興發揮打發掉了。為防止8日現場沒話説的尷尬,楊瀾説他們還準備了幾個預案,“比如告訴外國觀眾很多中國情侶選擇在這一天結婚,過去奧運會也有運動員、游客在奧運期間找到另一半的故事,然後教大家説‘我愛你’,但最後沒用上”。
    8日晚異常悶熱,楊瀾説兩位西裝革履的男主持都沒敢化粧,“女主持還可以穿得涼快一點,兩位男主持就苦了。我們下午5點40分亮相,到5點45分下場,他們全身都濕透了”。
    楊瀾透露,由於黃宏對英文不是特別熟悉,綵排時兩人的銜接比較生硬,後來經反復溝通,終於達到了默契,“加上手勢、眼神,他能懂我的英文了。這樣兩人就不是中英文的機械分工,而是有溝通,過渡比較自然”。

成龍華仔韓紅候場7小時

    楊瀾透露,劉歡、莎拉布萊曼、郎朗、成龍、劉德華等演員當天和主持人一塊乘車,從工人體育館趕到鳥巢,“劉歡的狀態很松弛,我問他,那個球升得那麼高,會不會恐高。劉歡説他有恐高症,但也沒辦法,豁出去了”。劉歡告訴楊瀾,站在球上面唱歌能感到球在抖動。
    楊瀾曾在節目中採訪過莎拉布萊曼,兩人再次見面很是投緣,“莎拉布萊曼認為被13億中國人邀請來唱歌,非常榮幸”。楊瀾認為邀外國歌手唱主題歌並無不妥,“這首歌的主題為人類是一家,讓中外歌手合作合乎常理”。
    楊瀾説最讓她感動的是成龍、周華健、劉德華、容祖兒、韓紅等點火儀式結束後進行演出的演員,“他們一直在地下悶熱的會議室候場,連電視都沒有,完全看不到開幕式。從下午5點進場,到12點多出場,沒有一個人有怨言”。

4主持人無緣現場看開幕式

    楊瀾説她比另外4位主持人幸運,“他們沒有開幕式門票,7點半就走了。我跟我的家人一起看了開幕式”。
    巧的是,坐在楊瀾身後的是鳥巢設計師——赫爾佐格,“他説特別佩服中國人,鳥巢建造得無可挑剔,體現了他的設計意圖。赫爾佐格在開幕式前説如果只是群體操表演,會很失望。後來他認為張藝謀的團隊非常有創意。西方人認為中國人很容易把表演練齊,但這次他們的印象不僅僅是整齊劃一,還充滿了想象和創造力”。
    楊瀾説,開幕式給她最大震撼的是活字印刷表演,“剛開始以為是機械控制的,後來才知道是人在裏面表演”。

新華社 經濟參考報
首頁
國內
國際
深度
財金
産經
商情
人物
現場
互動
視角
文摘頻道
觀點頻道
Copyright (C) 2000-200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及新華網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華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製作單位:新華社網絡中心(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ICP0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