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豫商龐玉良悄悄接管德國機場

  當地時間7月5日17:00,從荷蘭阿姆斯特丹乘飛機前往德國漢堡,並驅車一個多小時遠道而來的中國河南商人龐玉良,將走上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帕希姆縣的議會主席&,向53名縣議員介紹如何將原有的“什未林-帕希姆機場”擴建成“帕希姆國際機場”。今年5月14日,帕希姆縣縣長伊雷蒂和龐玉良在漢堡的一家公證處,簽署了出售帕希姆機場的合同。[詳情]
計劃建成國際機場
  [事件回放]
  5月23日,在河南鄭州舉行的“中國河南尼日利亞拉各斯德國帕希姆經濟合作商貿投資洽談會”上,德國什未林市的代表在洽談透露,林德集團董事長、河南人龐玉良從全球11家競標者中勝出,購買了德國帕希姆機場100%的股權、設備及附屬經濟合作區土地的永久擁有權,雙方已簽訂最終協議。中國人收購國外機場永久經營權,這在中國航空史上尚屬首次。此舉意味着在歐洲大陸從此有了中國航空公司的中轉基地。[詳情]
  [德方確認]
   根據公布的德國機場名稱——什未林帕希姆機場,記者找到該機場官方網站並&&到機場管理總監赫曼厄托。他説:“中國人收購我們機場一事確實是真的。”該網站介紹,什未林帕希姆機場地處漢堡和柏林之間,距漢堡僅90公里,離柏林也不過120公里。機場有兩條300055米的跑道,可起降各種機型的貨運和客運機。該機場建於1937年,1949年成為前蘇聯在原東德的軍用機場,後來主要從事貨運。[詳情]
資金,動機,規劃:豫商鉅資購買德國機場事件全調查
  在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中,龐玉良被描繪成中國航空史上首個購買海外機場永久經營權的標誌性人物,記者們都想採訪到名不見經傳的他,但龐玉良對此事卻很低調,並希望媒體不要報道此事。也許是消息透露得太少,所以質疑的聲音逐漸增多,人們都想知道經濟發達的德國為何要從經濟不發達的中國吸引外資?德國機場規模到底多大?這個機場能否起降跨洲航線飛機?龐玉良究竟是誰?為何相中德國帕希姆機場?10億元人民幣究竟採取何種方式購買機場經營權?是否是中國商人在作秀?[詳情]
10億元資金從何而來?
買機場幹什麼用?
  據曾採訪過龐玉良的媒體&&,龐玉良本人透露,尼日利亞一家銀行願意為其提供擔保,出資10億元。龐本人目前正在尼日利亞洽談此事,同時希望能有中國的銀行介入這個項目。 有消息人士指出,銀行提供擔保很可能會要求龐玉良及其公司拿資産做抵押,因此,儘管這樁生意簽署了最終協議,但資金的具體落實將是決定龐玉良買德國機場的夢是否能最終成真的關鍵因素。   林德集團下屬林德國際運輸代理公司一位負責人説:“僅我所在的這家公司其服務網絡就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收購德國機場有利於拓展歐洲業務。”就用途問題河南《東方今報》記者採訪了龐玉良。他説,機場附屬保稅經濟合作區和機場保稅物流園也歸他們所有,中國服裝、日用品、汽車及高科技等企業可進駐保稅經濟合作區生産、組裝,其産品産地可標注為“德國製造”,能有效地規避貿易壁壘。
10億元永久擁有權還是永久經營權?
帕希姆和新鄭機場如何對接?
  業內人士指出,倘若龐玉良購買的是機場的永久擁有權,10億元的價格(相當於9719萬歐元)算是相當便宜,儘管帕希姆機場連年虧損,但9000多萬歐元買下機場所有股權,並取得永久性擁有權,應該會有很多附加條件,如為當地人提供就業機會等。如果龐玉良購買的是機場永久經營權,這意味着龐可以在此地永久經營,實際上拿不走機場的任何資産。目前對這兩種説法尚無定論。   新鄭國際機場每週都有與國內幾乎所有的主要城市往來的定期航班,並且有到達香港、澳門、韓國首爾、泰國曼谷、新加坡等國家及地區的定期航線或包機航線以及到達日本等國家的不定期航班。據悉,龐玉良目前還在進行物色機場管理公司的工作,據稱其已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德國漢堡機場等機場管理公司接觸,一旦確定機場管理公司,將開通鄭州至德國的客運包機航班。
  《每日經濟新聞》從日前宣布已收購德國帕希姆機場100%産權的北京林德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獲悉,北京林德買下這家歐洲機場的首要目的在於擴張該公司在全世界的物流版圖,其次則是為了方便中國航空企業在歐洲建立航站。[詳情]
機場每畝地價不足8萬
為何能在競標中勝出?
   該機場位於德國什未林市(係鄭州友好城市),佔地1.3萬畝(約合9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中等縣級城市),一年可容納18萬架次飛機。地處漢堡和柏林之間,距漢堡僅90公里,離柏林也不過120公里,可起降各種機型的貨運和客運機。其平均每畝地僅為76923元(目前上海土地的市場價格基本在100萬元/畝以上,這還包括了機場的各種建築設施)的價格可謂相當便宜。    該機場曾是前蘇聯在東德的軍用機場,後主要從事貨運。由於缺少貨源,近幾年該機場的運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其區位優勢及基礎設施的功能沒有得以充分發揮,管理層也一再更替。去年年底,什未林市不得已進行全球公開競標。在參與的11家競標公司中,不乏聯邦快遞等國際巨頭,但林德為何能脫穎而出?龐玉良認為,這是因為德方更看好中國廣闊的物流市場,願通過與中國公司合作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德國媒體評價稱,中國投資者很好地補貼了機場當地的政府。有德國報道稱,獲得帕希姆機場100%股權的中國林德國際運輸代理有限公司將在今後兩年以及五年內分別再投資2000萬和8000萬歐元用於機場的擴建。新民網就此連線林德國際,該公司應對媒體專職負責人張先生&&,對於國外媒體報道的擴建投資金額不予置評,公司未來將在適當的時候向國內媒體統一發布信息。[詳情]
林德國際:規劃信息暫不透露
德國媒體:中國公司投資很好地補貼了當地政府
   龐玉良稱,為成功實現物流中心計劃,林德在今後五年內還需再投資8000萬歐元。公司對媒體專職負責人張先生&&,公司用10億元人民幣價格購得德國帕希姆(Parchim)機場100%的股權、設備及附屬經濟合作區土地的永久擁有權。當新民網問及10億元收購費用中是否包含之後擴建費用時,林德國際&&公司正就德國帕希姆機場下一步的建設工作進行規劃和招商。公司會在項目確定之後向媒體統一發布信息。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帕希姆機場長期經營不善,儘管梅前州政府在過去的幾年內已經投入了超過200萬歐元,但是不能改變其虧損狀況。德國《自由報》報道稱,中國投資者承諾未來投資1億歐元於這個長期虧損的機場,這對地區政府來説是很好的補貼。對此,林德國際向新民網&&,公司已經考慮到該機場目前存在的種種不利因素,但是仍然看重機場的交通地理位置等有利因素。
解讀龐玉良
  買德國機場一事讓名不見經傳的河南人龐玉良浮出水面。胡潤和《福布斯》評了多年中國富豪榜,怎麼把一出手就10億元的龐玉良放掉呢?一時間,隱形富豪龐玉良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每日經濟新聞》轉述河南一位媒體人的話説,龐玉良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今年40多歲。在鄭州的發布會上,龐玉良能使用流利的德語和英語對話,語言能力相當強。。
  據悉,龐玉良人脈資源相當豐富,這也為龐玉良迅速打通鄭州與德國通途提供了注解。據稱,龐玉良社會背景深厚,但他為人極為低調,現有的公開資料幾乎找不到任何有關龐玉良歷史記錄的文字。[詳情]
  了解,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做國際貨運代理的龐玉良,最近幾年通過做貨運包機,其生意涉足土耳其、尼日利亞等中東、歐洲地區,“賺了很多錢”。
   據記者採訪的林德集團下屬林德國際運輸代理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介紹,林德集團規模龐大,總部設在鄭州,集團下屬多家公司,“僅我所在的這家公司其服務網絡就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媒體還調查出龐玉良擁有一家航空服務公司,有很多國際航空公司的代理權。“也許董事長身處離生活較遠的物流業而不為大家所了解吧。”這位負責人説。 [詳情]
觀  點
中國人買機場不是新鮮事
是炒作還是為國爭光
   據已經在德國生活多年的中文媒體負責人介紹,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德國投資,其實龐玉良購買機場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他説,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欠發達的原東德地區以及德國西部一些經濟結構過時的地方都在積極吸引外資。中國人看到德國這些地方政策好,位置好,標的物價格低,紛紛來這裡投資,其中不乏成功案例。“我覺得,能來德國投資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人越來越有錢了。”他説。[詳情]    河南老闆龐玉良花10億元人民幣買下德國帕希姆機場100%的股權、設備及附屬經濟合作區土地永久擁有權的消息引起國內眾多網友的討論,網友明顯分為兩派,有人説這是商業炒作,也有人認為這是為國爭光,意義重大。這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需要。這有什麼奇怪。以後這樣的事只能越來越多了,這怎能算什麼炒作?別那麼自己看不起自己。[詳情]
背  景
中國投資國外航空狀況
什麼是國際4E級機場
  2001年,中國公司全資擁有澳大利亞的一家小型機場,從事通用航空事業。因為根據澳洲法律規定的審批底線要求,只要5000萬澳元就可以投資澳大利亞機場。2004年,海航計劃收購匈牙利航空公司,後因種種原因擱淺。 [詳情]    4E級國際機場的跑道一般都超過5公里,可以起降任何大型飛機。最小的1A級機場只有幾百米,只能供輕型飛機使用。為了便於使用,各機場都按統一的國際標準劃分出不同的級別,並標注在航空地圖上,以便不同飛機的駕駛員了解自己的飛機能否在該機場正常起降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