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勁吹民族動漫産業嘗試文化尋根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尖銳指出“中國動漫産業缺少文化的根”
    2009-10-28    作者:本報記者 熊潤頻 朱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位蕪湖市民從動漫墻旁經過。新華社記者  李健  攝

    美國大片《功夫熊貓》融合了中國多種元素並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中國人看了都新鮮和驚奇。花木蘭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千年有余,卻被美國的迪斯尼拿去拍成動畫片,賺了足足6億美金。中國人自己拍的動畫片寶蓮燈,僅收回成本而已。為什麼中國人的東西,被外國人重新包裝就賺個缽滿盆滿,中國人卻只能望洋興嘆?全國政協副主席、被譽為“中國創意産業之父”的厲無畏在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産業交易會高峰論壇上尖銳指出,中國動漫産業缺少中國文化的“根”。

    功夫、熊貓、龍、孔子……現在,這些名詞會讓世界不同國家的人們迅速聯想起一個共通的特點,那就是:中國元素。近幾年,中國元素在國外大片中的頻頻成功運用令國內動漫界耳目一新的同時也倍感尷尬,一些業界人士開始反思中國民族動漫業的發展之路。在剛剛落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産業交易會上,中外動漫産業都不約而同地對具有鮮明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原創動漫作品表現出高度關注,一些參展機構和企業也將中國元素作為主題和重要內容布展、推介。
    中國元素的原創風開始盛行,表明國産動漫行業開始由“眼光向外”轉為“眼光向內”,開始重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寶”。然而,中國元素的嫁接,是否意味著國産動漫原創的覺醒?中國風的盛行,真的就能刮來民族動漫産業前行的“曙光”?

    原創動漫引人注目的中國元素

    在安徽蕪湖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産業交易會吸引了來自海內外500余家動漫機構和相關企業參展,並簽訂了總額近百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項目。其中,原創動漫大量增加,尤其是具有中國風元素的原創動漫作品佔據了會展與交易的大部,成為本屆動漫交易會的顯著“亮點”。
    記者在本屆交易會的主展館裏看到,無論是國內八大城市動漫(漫畫)産業發展基地的展區,還是國內一流的影視播映、出版、網遊機構的展區,或是安徽省內動漫基地和重點企業的展區,幾乎都以原創動漫作品為主打,這其中,尤其是具有中國風元素的原創動漫佔據著一席之地,有些甚至成為展區主體。如中央電視臺輝煌動畫公司、杭州玄機科技公司帶來的最新原創動畫片《三國演義》、《秦時明月》等,將中國獨特而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資源,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動畫形式表現出來,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故事”。合肥國家級動漫産業發展基地也帶來了一批具有鮮明安徽特色的動漫原創作品,其中包括已走向世界的動畫片——《黑臉大包公》。
    而在已經簽約的90多個項目中,相當部分也是原創動漫作品投資項目。包括來源于我國古代思想名著《淮南子》的原創動漫《淮南子傳奇》,將由淮南市廣播電視局、中央電視臺央視動畫公司、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聯手打造;以春秋時期幹將、莫邪在蕪湖神山“淬鐵成鋼”,鑄造出絕世之劍——莫幹劍的人文歷史為背景,著力弘揚中華劍文化的動漫影視片《鑄劍》;以及金字塔3D影視動漫機構與蕪湖本土企業——魯班集團合作制作的動漫影視片《魯班》等。

    文化“尋根”不能簡單嫁接

    對于國産動漫産業勁刮“中國風”現象,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認為,一方面,相對于過去盛行模倣美、日等發達國家畫風的做法,中國動漫的原創作品增加,尤其是具有中國元素的原創作品大量出現,表明瞭國內動漫産業開始在中國文化寶庫裏面“尋根”,也表現出了國內動漫企業樹立品牌、展示實力的渴望。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所謂的中國元素只是簡單嫁接、套用傳統文化的“外殼”,而忽視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則于産業長遠發展無利。
    事實上,近年來以中國元素、地方特色為主題的原創動漫作品並不少,但是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創意,又能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優秀作品並不多;即使少數知名度較高的作品,作品本身的局限性也比較大,跟國外動漫産品差距明顯。
    比如2009年暑期全國最紅火的原創動漫節目《喜羊羊和灰太狼》,是一部給低幼兒童看的電視動畫連續劇;一度熱賣、號稱原創新漫畫的標桿之作的漫畫版“四大名著”首部《三國演義》,也被部分網民評價為就是“新版連環畫”“創意還不夠”。
    美國的好萊塢文化流水線始終確立著自己的基本元素:欲望、愛情、自由等等。這些在每一部好萊塢大片中幾乎都能找到,是其核心競爭力。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動漫的文化尋根也應盡快確立自己的文化內涵。
    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厲無畏説“優秀的動漫作品不僅只是輕松幽默的娛樂或引人入勝的故事,還應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這正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動畫片輝煌的關鍵。比如《鐵扇公主》《神筆馬良》和《大鬧天宮》等等優秀的國産動畫片,因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才直到今天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西班牙海神影業公司總裁約瑟夫認為,中國的文化元素對西方人來説是非常新鮮的“但所謂的元素很多都只是形式上的東西,中國文化的精神表達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我們説到中國就想到孔子,但是中國元素不是需要你去拍孔子的傳記,而是孔子代表的中國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即使換成別的面孔,別的場景,我們也一下子能認出來,這就是中國。”
    澳大利亞跨媒體實驗室的創始人和董事布蘭登哈金來到中國、關注中國的動漫産業已有幾年,他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真正的中國動漫産業還沒有正式開始。中國有非常博大精美的藝術和歷史,但中國動漫總是固守于傳統題材中而不走出來。目前來説,國外市場是否真的對中國動漫感興趣,只能説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不要急于走向世界

    從種類繁多的中國題材日本漫畫,到動畫電影《花木蘭》、《功夫熊貓》,中國元素已經越來越走向國際化,成為國際動漫作品的創作源泉之一,也展現了中國文化的藝術感染力和巨大的影響力,可以説,中國動漫有著走向世界的豐厚基礎。如何增進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大國國民的文化認同,讓中國的動漫創意産業向世界亮出自己獨特的民族旗幟,這還是一個未完待續的話題。
    “中國的動漫比較缺乏世界眼光,缺乏文化再造和商業運作能力”。厲無畏説,“而融入更多的國際元素,首先眼光要開放。美國和日本等世界動漫大國,無一例外地把本國至別國的文化融入其作品中。只有以開懷的胸襟和富有創新的精神來開發中國動漫創作題材資源,才有優秀的動漫劇本。”
    曾經擔任美國夢工廠首席執行官的約翰塔諾夫建議説“東西方各有自己的文化特點、風格和強項,中國動漫應該向世界文化敞開大門,交流和合作的機會越多,才會制造出新的、未知的形式。中國動漫要敢于不斷地實驗和冒險,也不要懼怕失敗,只有不斷嘗試,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布蘭登哈金對中國動漫産業原創作品的發展開出的藥方則是創新。他説“中國動漫的技術和資源都很豐富,但中國動漫也許應該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創新性上。中國動漫應該首先專注于定位在中國本土市場,用創新的思維做好自身需求的中國故事,直到真正擁有本土受眾市場為止,而不是急于求成試圖走向世界,那樣會欲速而不達。”
    吉林動畫學院研究院主任羅江林也認為:“故事説的好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性是相通的,外國在用中國的元素和風格講國際的故事,中國也應該嘗試用國際的形式來講中國的故事。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但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元素。總之,只有在自由、創新、包容的精神指引下,中國動漫産業才能真正迎來曙光。”

    百億資金涌入動漫産業鏈急劇擴張

    500余家參會企業,238家參展單位,93個簽約項目,投資總交易額92億元。金融危機的陰霾還沒有完全散去,中部地區的一個江南小城———安徽蕪湖卻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投資交易景象。在這裏,剛剛落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産業交易會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已經吸引了海內外大量客商會聚,投資總交易額跟兩年前的首屆交易會相比增長了3.6倍。

    數字技術衝擊傳統動畫:沒落還是復興?

    1960年,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取材自齊白石作品的《小蝌蚪找媽媽》將一代宗師齊白石筆下的蝦、雞、蝌蚪、青蛙等放在具有水墨特色的背景中,輔以作曲家吳應炬以古琴和琵琶作的樂曲,營造出一副詩情畫意,受到《世界報》高度評價。

  相關稿件